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冬天的麻雀

    《 文摘报 》( 2020年02月08日   02 版)

      我的家乡在北方,秋去冬来,候鸟纷纷远去。冬天的北国,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肃杀景象。然而有一种鸟却无比顽强地对抗着严寒,从容不迫地生活着。它就是——麻雀!

      麻雀嘴短而粗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早些年,农家还都是土房,麻雀就以锐利的嘴巴为工具在檐头攒土做窝,生儿育女,一年又一年,待得悠闲而惬意。

      麻雀不畏严寒侵袭,每天一大早,东方的天际才见一缕曙色,他们就耐不住寂寞,纷纷钻出窝来,在树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卖弄口技,呼朋引伴,或者飞到地上去觅食。

      麻雀是很活跃的动物,它总是跳来蹦去,叽叽喳喳,在树上、天空里飞来飞去,也许正是这样才能驱走严寒,它才能最终有别于其他的鸟类,在北方严寒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存下来。

      北方冬天雪大,大雪一场又一场,地面往往被蒙了厚厚一层雪,可麻雀生命力极其顽强,漫长的冬天里大雪封山,它们依旧在漫天苍茫的大雪里飞来飞去,竟然也能见缝插针,找到食物来充饥。

      小时候,麻雀因为常常到田地里糟蹋粮食,被划为四害之一,所以麻雀不受保护,往往成为我们口中的美食。

      可从很多方面来看,麻雀和人类相克相生,还是相互依存的对象。

      童年的雪很大,往往一下就是好几天,积雪盖住了地面,麻雀无处觅食,就要忍饥挨饿。等雪停了,天晴了,人类也出来扫雪了,地面露出来了,地上人类散落的粮食也随之展露出来,麻雀就有了活动和觅食的好去处。

      这几年,农家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盖上了清一色的大瓦房。檐上、檐下都是水泥,麻雀的嘴巴再锋利,做窝也是有些费力的。瓦房做窝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麻雀就霸道地占据燕窝,或者干脆钻进柴草垛暂避严冬。

      麻雀是喜欢群居的动物,白天它们凑到一块嬉闹,觅食,晚上它们也和自己的伴侣待在窝里。群居让它们提高了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它们个个机警,在雪地上啄食的同时,还要不住地向远处瞭望,发现一有情况,做到随时互动,应变。

      麻雀机警有它的缘故,大概它是距离人类最近的一种鸟类,从麻雀日常活动的聚集数目就可以粗略估量它们日趋缩减的总量,递减速度有些触目惊心。

      我们要学会保护麻雀,任何一种鸟类,如果到了濒危的时刻,再想起保护它,或许就来不及了。

      麻雀是个可爱的精灵,它叽叽喳喳,向人传递的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我非常喜欢麻雀这种鸟,欣赏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良好品性。

      有时闲来无事,在下雪的冬天,我总喜欢坐在窗前品茗,目光却早已穿越重重阻隔,飞跃到窗外,欣赏苍茫的雪景,在雪景中聚焦那些欢蹦乱跳的麻雀。

      我家的房檐上常常有两只麻雀追逐嬉戏,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我总是痴痴地观望,看着它们在檐头和窗前上蹿下跳,觅食、逗趣,觉得很好玩。关注麻雀,本来低落的心情也会好起来,觉得自己的心胸开阔了不少。

      我爱麻雀,更喜欢冬天的麻雀,因为它才是这北方冬天最为灵动的一道亮丽风景!

      (《羊城晚报》1.29 李忠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