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1月11日 星期六

    谁动了《茶馆》的奶酪

    《 文摘报 》( 2020年01月11日   06 版)

        一生就想过个平凡日子,踏踏实实卖个茶水的王利发,历经三个时代,却始终不能获得平凡与宁静,他想讨所有人的好,想躲过那些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他想用“做个好人”来拯救不公平的事情,化解人性上的极端,可惜到头来,仍是被社会逼到死角,找不到出路。

        《茶馆》的故事虽然属于过去时,但是仍有现实意义。也许这正是这部经典作品打动创作者们,想去动这个奶酪的主要原因。

        在戏剧史上,《茶馆》自1958年由北京人艺首演之后,便成中国戏剧经典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加上后来基于此版《茶馆》而改编的电影,成功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其中很多经典台词早已成为北京人的口头禅。

        而2019年年底,孟京辉导演的《茶馆》在北京保利剧院一经演出,像一颗炸弹把观众炸成两个极端的阵垒。很多热爱经典作品的观众,因为看到太过不一样的呈现方式而选择中途离场,甚至要求退票。而不少年轻的观众却被年轻、先锋的表达方式吸引,力挺这版《茶馆》。

        孟京辉导演全新方式的解读,如果用我们熟悉的记忆去观赏,一定会感到错愕。那些穿着怪异,在台上走来走去,吼来吼去的年轻人,他们在干什么呢?

        在孟版《茶馆》的舞台上,不再有真实生活质感的舞台道具、服装,我们熟悉的北京腔调也荡然无存。他抽离了具体的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以后戏剧剧场的现代手段,加入影像,结构进布莱希特的部分内容,观众在《茶馆》的是与不是之间游走。

        第一幕所有的内容,是由全体演员坐在椅子上吼叫,甚至是咆哮出来的。那种青筋暴露的感觉,让人感到吵闹,烦躁,好像他们急于与过去的时代告别,也急于告诉观众,这是彻底全新的《茶馆》。此剧的戏剧构作中,过多西方思潮的语句,并没有与我们目前的社会背景,抑或是老舍的作品产生链接。有些片段的即兴表演,也是有碍于观众进入作品精神核心的。

        但是我依然想赞扬这股改编的劲头。因为作为一部国家级经典作品,历代被改编,才是其作品常青的魅力。

        《茶馆》近年虽有过几版改编,但碍于受众面比较小或改编程度问题,都没有引发出很大的反响。而孟京辉大胆地重新结构,拆解故事内涵,挖掘出老舍先生的时代、王利发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共性,这才是这个作品出现的意义。

        (《新民晚报》2019.12.31 丹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