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法国大学生经济窘境该怪谁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28日   03 版)

        11月8日,法国里昂发生一起大学生因经济窘困而自杀的事件。法国多地大学生社团、部分教师及政党发起集会抗议,他们认为正是政府对大学生生存条件的长期漠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也有反对者认为,法国政府已经对学生够慷慨的了。

        这名大学生自杀前在脸书上发表一篇长文,他说:“今年因为第三次读大二,不能享受助学金。之前即便领助学金,每月也只有450欧元,根本不够生活。”

        法国每年超过23%的国家财政(近1000亿欧元)用于教育,学生还能享受住房、医疗、保险和交通等诸多补贴,仅租房一项,大学生可以获得140欧元至160欧元的补助。

        尽管如此,法国大学生全国联合会2017年估计,近20%的学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于奖学金获得者来说,除去奖学金住房补助金等所有补贴金额之后,每个大学生每个月需要自己负担费用的平均金额为866.69欧元。对于法国学生,如果要在巴黎、里昂等大都市生活,每月450欧元的补助肯定是不够的。

        对此,法国大学生全国联合会要求政府增加奖学金生的人数,把奖学金和各类补助金额提高20%。但只要脑子稍微清醒点的学生,就会思考一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国家哪里还有钱再投入呢?与其守株待兔,不如自力更生,勤工俭学。

        一名大学老师也表示,他曾看到一个拿着苹果手机的学生抱怨买不起25欧元的课本,“法国学生实在过于依赖政府了”。法国人普遍认为教育是一项国家服务,头脑里几乎没有“教育投资”概念。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15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在子女教育上投资为4.42万美元,而法国排名垫底,只有1.67万美元。

        (《新民晚报》11.21 孔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