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同窑知青忆铁生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23日   05 版)

        陕北延川县里有个清平川,川里有个关家庄,离公社所在地(关庄镇)十里地。在庄东头崖畔上有两眼窑洞,西面住的是房东,一个婆姨三个娃,男人在西藏是个“公家人”(干部)。而东面那个窑洞,1969年住进了五位北京知青,五十年后一回首,这窑里出了两位名人,一个是孙立哲,一个是史铁生。这两位名人的共同点是:成名虽有早晚,可名动天下之时,都只有初中二年级的学历;都是既不可学习,又不可复制的“怪杰”。

        插队不到100天,铁生的“先天性脊柱裂”就发难了,疼得死去活来,走遍延安各处,均说无法医治,只好由立哲陪着回北京就医。利用这次回京,立哲“走后门”在酒仙桥职工医院看了三个月门诊,而铁生在京看病期间,也结识了许多各个年级的清华子弟,开始“高朋满座”。等到铁生和立哲返回关家庄,队里考虑实际情况,安排铁生去喂牛,而立哲则靠着“三个月”的底子,开始了他的“合作医疗”事业。

        立哲当时是赤脚医生里医疗技术最好的,这在全国也无争议。但是铁生也有个“第一”,却不为人所知。就在他们1969年回庄之前,铁生母亲拿到了医院开具的证明,靠着这个证明,铁生可以病退回京,但被铁生“要过来”撕掉了。这在全体知青中恐怕也是唯一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铁生天生就是作家。在延川,铁生不是第一个写剧本、写小说的,他可能是知青里第一个给老百姓画箱子的,但他没有成为画家,没画箱子的校友邢仪倒成了一个画家。这就是说,在延川插队的校友里,铁生在哪方面都谈不上“最突出”,他的作家之路,应该说是高位截瘫后无路可走,生生被“逼”出来的。

        1971年夏天,立哲被北京干部驻延安的“大组长”发现,并定为“大有作为”的典型,选入延安赴京汇报团。名声大振的同时也使上面对此事的真实性疑窦丛生,各种调查团纷至沓来,于是我们在村的知青就成了接待员。而公社的北京干部代表(副组长)傅亿伸,已经开始动手准备汇报材料了。

        其实,到了这个夏天,当兵招工和病退走了不少人,在村的知青剩下没几个了。记得当时男生也就剩下我和史铁生、钟兴华、陈绳祖几个人,女生剩下了海虹和杨柳。

        也就在这时节,老傅找到我,要我给孙立哲写发言稿,原因是我和孙立哲最熟。

        铁生这时还比较封闭,一是身体状态不能远游;二是交友不多,只限于本班男生。他的生活里,除了喂牛,就是读书。当时铁生已经开始读《资本论》第一卷,虽然看得慢,但是很入迷。也看了一些马恩的著作,他还能大段背诵马克思的几段名言。那种深奥的话也背得精熟,使我很佩服。而一旦接触了马克思的文笔,立刻就对“整理材料”这种“小技”丧失热情,这是我后来体会到的。我曾试探地问过铁生,是否可以参与整理立哲的材料,铁生回答了两个字:没空!

        我的初稿刚成,铁生旧病复发,行动日渐艰难,只好回京看病。于是我送他到延川乘车回京,当时他拄着棍还可上坡,时间是1971年9月17日。

        之后,我就把写材料的事情甩给海虹,由她和解明明共同操持,自己回北京了。

        (《北京青年报》11.17 李子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