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9月26日 星期四

    “慢慢走,欣赏啊!”

    《 文摘报 》( 2019年09月26日   05 版)

        ■江曾培

     

        近些年,人们钱袋子鼓了,闲暇时间也日益增多,催生旅游活动迅速增长。然而,“跑码头”式的旅游,恨不得“一日看尽长安花”,颇有“效率”,但却“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那样,只是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缺少由旅游应当带来的那种富有意味的美的感悟与愉悦。 

     

        需要进一步认识旅游。有人说,出门为“旅”,鉴赏为“游”,两者合一方是旅游。我以为然。过去,限于交通条件,出门行走要花很多时间。如今交通插上了现代化翅膀,真正做到了“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果你要快,早上在上海,一小时后可到杭州,中午能出现在南京,傍晚则可现身于北京。但这种“快”只能用于为节省下旅途行走的时间,而不宜用在景区景点的游览。游览是一种观赏、鉴赏、品赏,面对美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需要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这不是急匆匆打个卡就能获得的,而是要有时间把玩,因而它不宜快而应慢。理想的旅游应当是“快旅慢游”,“快”“慢”携手共同提高旅游的品质。 

     

        为了切实感受莫高窟的艺术美,我曾在那里盘桓一整天。先快速粗粗浏览一下,只见每一个洞窟的主体,都是佛与菩萨的塑像。接着细细地慢慢地品赏,看到盛唐时期塑造的一侍从菩萨,庄重典雅,风度优美,薄薄的衣裳紧贴着丰满的肢体,荡漾着微波似的褶皱,尽管她双臂已经残缺,但仍栩栩如生,我愉快地感到一种美的震撼。

     

        还有一尊禅定佛,宁静端庄,面呈微笑,生动而含蓄,使人想到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她塑造于北魏年间,却要早于达芬奇创作一千年。一座座艺术精品冲击着我的感官,让我感到这里不再是一个神的世界,而是一个博大精美的艺术世界,并由此领悟到莫高窟的不朽与魅力。我庆幸游览莫高窟不是匆匆走过场,而是慢慢进行了品味。

     

        大自然是美的,人世间是美的,旅游正是要去发现美,欣赏美,让生活更美好。这需要人们培育发现美的眼力,并从容舒展地去捕捉美、把握美。对此,美学大师朱光潜在他的《谈美》一书中,引用了阿尔卑斯山路上的一个标语:“慢慢走,欣赏啊!”他说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是许多人都是坐着汽车急驶而过,对山谷美景无意一顾。朱光潜说:“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

     

        因此,作为欣赏美、享受美的旅游活动,虽然也可以求快,但它只能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要切实感受“花”之美,则是要“下马”观察品赏。因此,在景点景区不宜匆匆忙忙一晃而过,而是要

     

        (上观新闻 9.16)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