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24日 星期六

    身在画中 活在边缘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24日   06 版)
    刘声《种芭蕉的房东》

        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25年后,刘声还是个“不出名”的画家。他的工作室从广州市大沙村搬到金沙湾,再从金沙湾搬到西三村,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他的画笔也都在边缘打转,画中的人有理平头斜眼打电话,从脸到腰黑得像炭的包工头;有穿着雨靴赤膊上阵肌肉紧绷的农民工;也有一群围观拆迁面色沉重的村民。

     

        因为想要弄懂“人在遭遇环境改变时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逻辑”,刘声拿着相机走在一个个城中村,那些影像最终被他的画笔定格成一幅幅水彩画。

     

        他的画里出现过一个面部黝黑的男人,挺着肚腩,兀自站在横七竖八的水泥石块上望着远方,脸上挂着的一抹红说不清是突起的筋结还是挣扎后的血迹,下半身被残破的水泥柱子替代。那是他从村民口中听说的钉子户,因为“硬扛”,那栋楼头顶着高速公路大桥耸立了10年。

     

        比他小几岁的房东也被塞进了画里。大水漫过膝盖,他就那么伫立着,脸上没有表情,背上是一整棵被水冲烂了的芭蕉。

     

        房东从小跟着父亲种芭蕉。赶上房地产崛起,高楼大厦入侵,珠三角的地价陡涨,他租不起本地农田,干脆找上几个哥们儿,跑去粤西包下了100亩耕地。这片芭蕉地遭遇过台风“山竹”的侵袭,损失惨重;还有一次被水淹,他趴在泡沫板上拼尽全力才游出来。

     

        “人生活在一层层的网中,因此很多人不愿表达,他们真正的生活没被看见。”刘声认为,这些小人物才是中国的大部分,他们背后的问题复杂又普遍,“有时代共性,有大把机会,也有对改变命运的期待。”

     

        刘声拿着手机,每天在村里绕上几个来回,拍下十几张触动他的片段。这些素材被他挨个儿塞进了硬盘,近百个文件夹几乎囊括了西三村所有的琐碎。不少历史照片是从村民手里找来的,画里的一些故事也是从走访中听来的。新中国成立前,土匪常来打劫,村民们合伙向南浦乡公所交粮求庇护,才有了西三村。这里没祠堂,村民就把自己形容为“水流柴”,意思是漂流在水上的烂柴,漂到哪儿算哪儿。

     

        其实,刘声也是“水流柴”中的一个“捞佬”(广东人称外省人叫“捞佬”)。他出生在广东农村,在村里读了3年小学后,跟着父母进城。之所以紧盯着小人物,是因为刘声觉得自己和画笔下的人“其实都一样”:不是精英分子,没有坚实的保障,背井离乡,在新的城市没着落、没关系,就靠着自己一步步往上爬。

     

        (《中国青年报》8.14 王景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