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我想记录格陵兰的人与自然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24日   06 版)
    储卫民《格陵兰的冬天》

        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里,90后摄影师储卫民扛着相机,独自漫步在格陵兰西部的乌佩纳维克小镇上,他想寻找一个更棒的角度,记录下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北极圈内人们的生活场景。经过一个月的探索与等待,充满梦幻意境的作品《格陵兰的冬天》诞生了,并一举夺得2019年国家地理旅行摄影大赛的年度总冠军和城市组冠军两项大奖。

     

        储卫民获奖的新闻传回国内,让网友直呼“燃爆了”,不仅因为《格陵兰的冬天》有两项大奖的加持,更因为摄影师穿越无人区,独自一人寻访寒冷北极的经历十分生猛。对于户外摄影师来说,一张好作品的诞生,绝不是灵光一闪就按下快门,它需要前期漫长的铺垫与等待。

     

        起初储卫民被网上流传的格陵兰风光照吸引,搜集了大量当地气候与地貌的资料,并制定了拍摄计划后,他想亲自去看一看格陵兰。2017年9月,储卫民开始了对格陵兰的第一次实地寻访。他和一位湖北友人一起,来到格陵兰南部峡湾的无人区,借助卫星地图的导航,一起徒步、划船,用脚步去丈量北极冰川峡谷的独特地貌。面对大自然的不确定性,拍摄时间和地点的控制则需要临场应变。有时一些神秘的自然风景,就藏在连卫星地图和无人机都难以捕捉的角落,需要徒步去发现。

     

        两个月的徒步拍摄,储卫民将南部峡湾的风光装进了镜头里;每隔10天左右穿出无人区,到小渔村短暂休息、补给物资,则又带给他新的拍摄灵感。

     

        2019年3月,储卫民又一次策划进入格陵兰西部,在当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拍摄寒冬中北极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他先后来到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超过一万人的大型城市努克、以旅游业而闻名的发达城市伊卢利萨特,以及天然原始、鲜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小镇乌佩纳维克。储卫民十分青睐乌佩纳维克的纯粹,他在一间咖啡馆的二楼一住就是一个月。持续的观察让他进一步了解了当地人对抗低温风雪的生存方式,他选择把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通过镜头记录下来。

     

        一到冬天整个格陵兰大地都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甚至大海都变成一片白色的冰。于是当地人选择鲜艳、辨识度高的颜色漆在房子上,更早些时候的惯例,每种颜色还代表房子不同的功能。餐厅等商业建筑是红色,医院甚至医生的家是黄色,蓝色则是渔民的住宅。储卫民说,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人类适应自然而做出的应对,也体现着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人突然身体不适,直接朝着黄屋子跑过去就对了。

     

        乌佩纳维克的交通并不算便利,每周2~3趟航班联结小镇与旅游城市伊卢利萨特,而《格陵兰的冬天》就是在机场附近的山坡上完成的取景。在清冷的蓝色光晕中,房屋与道路被皑皑白雪覆盖,手牵手走在路上的一家三口,却传递出这个北极小镇上温暖的一面。也正是这个镜头,让储卫民理解了在北极的冬天里,人类为什么可以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北京青年报》8.16 武冰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