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马江红葫芦雕刻暨绘画艺术展”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馆举行,共展出了马江红和学生的艺术作品三十余件。它们多以敦煌壁画、新疆克孜尔壁画为题材,将平面的壁画呈现在立体的葫芦上。创造这些葫芦艺术品的作者马江红被誉为“中国葫芦壁画雕刻第一人”。
“记得大一的时候,第一次去敦煌就被那斑斓的色彩和巨大的画幅所震撼。”当时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上学的马江红一下子就被敦煌壁画吸引住了,在那里流连了十几天,舍不得离去。此后,马江红遍访中国的著名石窟,一头扎进了壁画的世界里。
新疆克孜尔壁画比敦煌壁画早二百年,无论是从文化脉络上或从艺术形式上都首屈一指排列在先的,可到处是残骸,破坏严重。看到整幅的壁画被剥落盗走,剩下的被划坏风残,马江红心里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苍凉。她带着这种灰暗的心情去了喀什大巴扎,正好看到一位老人,怀中抱着大葫芦,在雕刻民俗生活。
“我忽然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为什么不把失去和现存的壁画雕刻在新疆特有的大葫芦上呢?”新疆这种硕大的“油葫芦”质地非常坚硬,表皮润厚,色泽柔和,适合雕刻,又易于保存。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马江红就开始潜心钻研葫芦雕刻。这种把壁画呈现于葫芦上的奇思妙想还从未有人尝试过,她开始了一点点的摸索,走遍全国拜师学艺,一学就是三十年。所以,观赏马江红创作的葫芦作品,能够看到版画般的苍劲、壁画般的恢宏、年画般的多彩、唐卡般的华丽、木刻般的古拙、玉雕般的圆润、国画工笔的精细……
41岁那年,马江红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家乡做一名“北漂”。她当时已是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教授,有着不错的收入和舒适的生活,可是她却放弃了所有这一切,搬进北京一个地下室,一住就是8年。因为她迫切地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葫芦雕刻艺术,了解这些将要消失的壁画瑰宝。
地下室里没有手机信号,不见天光,初春停暖气的时候冻得人头疼,马江红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以上,10天半个月才去超市买一次生活用品,几乎所有的时间她都用来废寝忘食地创作。很多时候,安静的地下室里只有刻针在坚硬的葫芦皮上划动的沙沙声,仿佛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了,她甚至会产生错觉。
马江红说她不会轻易动手去刻,因为每一件都想做成精品,每一个葫芦都有它的故事。“在雕刻的时候,要了解它是北魏时期,还是南北朝时期的,或是唐朝的,这个壁画在讲述什么故事,这一时期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矿物颜料为主打色系。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带有自己的感情,进行二次创作,既要保留原始风格,又要夹杂现代的创意型的艺术思维,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新的艺术风格。”
“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石窟的岩洞中,有凉风拂过脸颊,有曼妙的音乐在耳边响起,而我在几世的轮回里曾经是一个小小的画匠,今生不过是借用我的身体,把这瑰丽的艺术重现世间,我就是为它而生,为它而死的,这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修行。”马江红把自己的这种状态称为“疯狂的痴迷”。创作中,马江红时而觉得自己回归克孜尔,时而回归敦煌,时而回归西藏。“我似乎进入了广阔的宇宙中,品味自然无限的生机,让我如醉如痴,欲罢不能……”
(《北京青年报》8.11 京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