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越剧与上海市民

    《 文摘报 》( 2019年07月06日   06 版)

        每个剧种的发展史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推动着它们前行的车轮。当我们谈论昆曲时,一定会提到文人士大夫曾起到的特殊作用;当我们谈论京剧时,常会提到宫廷贵族。当我们谈论越剧时,联想到的既不是文人士大夫,也不是宫廷贵族,而是上海市民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

     

        上海女性观众喜欢看什么剧目?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传统戏还是新创剧目?在《舞台下的身影——20世纪40、50年代上海越剧观众访谈录》一书里,作者曾采访两位越剧戏迷,问:“比较喜欢看古装戏,还是现代戏”,戏迷回答:“这倒不管。”再问:“只要演得好看,您都要看的?”戏迷回答:“我主要是认人的,演什么戏不要紧的。”从采访者和越剧戏迷的对答中,可以获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角儿,不管他(她)演什么戏,都会去观看。

     

        上海越剧戏迷是认角儿、捧角儿的观众。这也为越剧为什么会有流派,甚至流派纷呈的现象,寻获到渊源。自上个世纪30年代越剧流派逐渐产生,由此相应地诞生了一批追捧演员的女观众。他们不仅要欣赏原有一批老艺术家的演出,要听他们喜爱的流派;同时还希望后起之秀能继承老师的流派,要求他们从表演到唱腔越像越好,最好能保持“原汤原味”。在演出中,一句拖腔像老师,可以博得满堂彩,一步台步像老师可以赢得众人赞。

     

        上海越剧观众的身份是戏迷,更是行家。他们见证了越剧在上海发展的每一个寻常细节和几次重大变化,是越剧历史的在场者和亲历者。但从戏迷转变为行家,他们也经历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

     

        1949年之前,进入戏场的观众大多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高于普通的市民。1949年之后,观众以工农兵、劳苦大众为主,更多的普通市民进入了越剧戏迷的行列。他们欣赏越剧的水平与越剧艺术的发展进程相平行,是随着越剧艺术的成熟、发展而不断进步、提高的。

     

        1959年,上海工人家属张佩君,一位爱好越剧的普通市民说,以前上海里弄里的一般家庭妇女看戏是看人,注重某艺人在戏中换了几件行头,扮相是否漂亮。时间久了以后,就不看重这些了,而关心戏本身,喜欢讨论戏里的主题思想、情节和人物。这位越迷的变化过程正是大多数越迷观众从外行蜕变为内行的必经之路。还有一位越迷,他是一家工厂的高级工程师,但他在迷上越剧之后,不再搞自己的工程项目研究,而是专注于越剧联谊会事务,并在厂里成立戏曲社。有了戏曲社,越迷们可以自己排戏、演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家。

     

        行家除了看戏、捧戏,还会评戏,写文章,对当前的越剧现状做出批评。张利敏,一位越剧老观众,针对上世纪90年代上海越剧界佳作匮乏的现状,曾撰写《上海越剧缘何落后之我见》,指出上海越剧发展的问题,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半年后,《上海艺术家》《上海戏剧》两家杂志联合组织了一次越剧批评讨论会,这场讨论的肇始,乃源于越迷张利敏对当时上海越剧现状的质疑和不满。

     

        (《文汇报》6.27 谢雍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