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了一下,我的儿孙小时候调皮过,也打过架,但一直处于被欺凌的地位。
郑渊洁每次去幼儿园都哭,要不就装肚子疼。我或他妈妈骑自行车送他去幼儿园,快到达时他就从车上跳下来,死活不愿意进幼儿园的大门。现在我才想清楚了原因:他在幼儿园总挨老师骂,总受别的孩子的欺负。
有一次从幼儿园回来,他头上包着纱布,我还开玩笑地说:“从上甘岭下来的?”一问,他说是玩打仗时,一个女孩子用砖头砸的。幼儿园的老师领着他去医院缝了八针,也没通知家长。打他的女孩是无意的,她父母我们都熟悉,那时候傻乎乎的不知道维权,更不会要求对方道歉赔偿。
女孩的爸爸见了我,只是很不好意思地笑,一句话不说。我说,你女儿把我儿子的脑门子上打得留下这么大一块疤,你女儿长得不错,我儿子长大了若找不到对象,让你女儿嫁给我儿子做媳妇。
他特别痛快地说,一言为定。
后来,他从石家庄高级步校调到南京去了,把他女儿也悄悄带走了,从此,这个冤家再也没有谋面。至今,郑渊洁脑门上这个伤疤仍与他同在。这件事要是放在现在,我还不得和他们好好理论一番。
后来,我调到总政工作,在北京北太平庄总政宿舍大院住。这个大院有两个孩子王,孩子们都得听他俩的,有好吃的必须向其“进贡”。郑渊洁从小逆反心理就很强,不愿意当“臣民”,这两个头儿就发出指令——谁也不准和郑渊洁、郑毅洁玩,以此实行制裁。有时候还指使别的孩子打他们,给他们起外号。
他哥儿俩向我报告这个情况后,我问,你们能打得过他们吗?哥儿俩说,能打过怎么办?打不过又怎么办?我说,能打过,他们打你时,你就狠狠地回击他们。哥儿俩说,他们人多,个头也大,实在打不过。我说,既然没这本事,人家不跟你们玩了,你们就在家里好好看书,咱卧薪尝胆,长大后再和他们比高低。
这一手真灵,前几年他们搞了一次聚会,欺负他们的人也来了,抢着和郑渊洁合影。郑渊洁回来跟我说,我真得感谢当年欺负我的人。
我的孙子郑大旗在去上学的路上总被两个大班的同学截住要钱,不给就打,搜身,有多少拿走多少。后来规定必须给多少,不给就拳脚相加。
他一开始不敢跟他爸爸郑毅洁说,因为大孩子规定不准报告老师和家长,如果报告,小心你的小命。可是孩子要钱数目越来越大,由五元、十元到二十元。他爸爸起了疑心,问是怎么回事,孩子说了实情。
一天,郑毅洁找了一位朋友埋伏在附近,等他们正要钱时,抓了个正着。人证物证俱在,带到学校交给校领导。学校也听到别的家长有类似的报告,但找不到这些小霸王。从此,类似霸凌事件再未发生。
我的体会是,欺凌事件自古就有,只要正确处理,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说不定还能成为一笔财富。
(《父亲的含义是榜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7年出版 郑洪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