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公益可缓解减税降费后的“两难问题”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1日   06 版)

        总结前几年减税降费中的问题,主要是企业没有真正感觉到减税降费的力度。因为实际上有两个变量在起作用,一是税率费率是不是降低,二是执行减税降费的力度。前几年有一个教训就是虽然费率降下来了,但是执行收税的力度却提高了。这样在企业层面导致获得感不强。

     

        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政府一方面减税降费,其中减少收费主要是指社保的强制性缴纳,但是另一方面还有开支压力,中间就会有一个缺口。经济是有限资源,要解决多个目标似乎有很多困难。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政府减税降费,同时又不增加财政赤字的压力?

     

        也许公益活动可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因为公益活动解决的问题,其实都是公共财政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它又不动用公共财政的资源,它动用的资源是整个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年轻人的公益之心、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有一点个人的资源,单个人看来都不大,但是汇聚到一起,在宏观上就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公益事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一直要处在一个两难当中:要让政府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那就会收更多的税,加更高的费,收了较高的税费,企业转不动了;要让企业转起来,就要减税降费,减税降费后政府支出能力弱了,就无法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两难问题大概会长期伴随着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整个发展阶段,社会性的、来自个人层面的资源可能越来越重要。

     

        公益有很多含义,其中非常重要的含义就是要从效果来检验动机。只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这个习惯,有做公益的动机,又能在效果当中选择更好的做公益的方法,那么,我相信,在国民经济当中,国家税收和企业市场难解的矛盾可能从这个方向上得到帮助,让国民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

     

        (《北京日报》6.3 周其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