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层工作减负的话题又成为舆论场上的焦点。据《安徽日报》报道,一位村支书被拉进10多个工作微信群,因为没能及时回复信息被点名批评。
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工作单位自然希望员工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久而久之,劳动者不堪重负,有苦难言。村支书被批评,虽属政务流程方面的缺陷,却能在舆论场上引起共鸣,足以体现各行业劳动者的共同心声。
由此不难理解,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最近提出的一项规定为何能得到叫好声一片——“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群,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
当然,即时通讯技术尤其是手机端社群的兴起,也为工作带来了便利。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搞一刀切。比方说,如果单位的规模较为庞大,那么强行规定只建一个工作群,就有可能制造更大的混乱。
应该看到,公众不是对先进的通讯技术不满,而是无法忍受个人生活时间被无限制占用。微信群的愈加泛滥,在无形之中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要求,接还是不接?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相信大多数员工并没有抗拒的能力和底气。于是,劳动者只能牺牲休息时间,再度投入工作。
微信工作群所引发的情绪反弹,证明国人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因此,在保证个体劳动积极性的同时,工作单位也应充分考虑员工的生活需求。厘清工作与生活时间的边界,微信群就不会成为不合理工作制度的替罪羊。科技本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人如何使用。当务之急,不是坐视不理,也不是一禁了之,而是用更合理的制度设计,还下班后的劳动者一个更自由的个人空间。
(澎湃新闻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