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哪来那么多“清华幼儿园”

    《 文摘报 》( 2019年05月14日   01 版)

        清华大学这两天又上热搜,原因“亮了”:起诉多个“清华幼儿园”商标侵权。同样的情况可能也“骚扰”着其他名校。被网友们调侃的“老家的剑桥幼儿园、哈佛幼儿园”,原则上也涉嫌侵权。

     

        《商标法》没有什么复杂的法理纠缠,它的规定已经成为基本常识。有意思的是,其他“傍名牌”行为往往遮遮掩掩,无论是侵权者本身还是消费者,都能强烈意识到这是以侵权获利。但使用名校商标的机构,往往有一种泰然感,甚至有一种自我加冕的荣耀,而大众往往也见怪不怪。

     

        这可能因为,民间言说名校有一种传统的语境。名校崇拜由来已久,在少年人上升路径更为有限的地区,这种崇拜也更加泛众化。因为离之越远,它们就越不像一个实体和机构,而更像一种教育图腾。那些形形色色的教育机构,一定要黏附在这个名字上,本质上是将这个图腾外化为文化资本、将它的文化感召力变成了市场感召力,但同时,恐怕也是习惯于将一个实体的名称当成一个虚化的教育目标看待。而在这些机构进进出出的城乡家长和孩子,相比起考虑侵权的问题,他们更看重的大概是一种接近名校的安慰感。

     

        从《商标法》的视角下再打量这种景观——遍布城乡角落的名校招牌如此坦坦然地存在着,事情就变得刺目了。据称,清华大学多年来一直在强调“清华”的归属,不过,如何影响民间对清华二字所附着的意义的理解,却已经超出了它所能及的范围。

     

        (光明网 5.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