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

    研究植物衰老或可为粮食增产

    《 文摘报 》( 2019年02月12日   07 版)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为了这秋日的盛景,青葱的麦苗逐渐变黄,它体内的碳、氮等营养物质一刻不停地向籽粒运送,以保证种子圆润饱满。如果干旱缺水、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了这一运送过程,小麦就会“早衰”。

      据估计,对部分小麦来说,早衰会造成20%左右的减产,适度晚衰能增加产量。如果清楚小麦的衰老机制,对其调控,增加产量就指日可待。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郁飞带领团队揭示了植物衰老调控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上。研究发现,通过对植物中MATE转运蛋白中的ABS3亚家族基因和ATG8蛋白的控制,可以实现人为调控植物的衰老速度。“对于青菜而言,我们希望它衰老得慢一些,这样就可以为储存运输预留更多时间。而对于小麦,在营养成分不流失的前提下,有些需要延缓衰老,有些则需要加快衰老以缩短生长周期,最终实现产量的提高。”郁飞说。

      他同时表示,从分子机制到农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未来与农作物应用研究实验室协同攻关。

      (《中国科学报》1.29 刘如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