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

    中医说酒

    《 文摘报 》( 2019年02月12日   04 版)

      岁末年初,各类应酬、聚会骤增,喝酒交际更是难以避免。但是,饮酒先要懂酒。

      酒,为米、麦、黍、高粱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因制作方法不同,酒又分为蒸馏酒和非蒸馏酒两大类,前者如米酒、黄酒、葡萄酒等;后者为白酒,又名烧酒。浸药多用烧酒,做药引用黄酒,白酒以陈久者为佳。

      白酒 中医认为,酒有温通经脉、舒筋散寒、通络止痛、引行药势之功,适用于寒滞经脉、瘀血内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导引药等。《本草纲目》言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

      黄酒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它以糯米为原料,酒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酿造而成,酒精含量仅为15%~16%,是较理想的酒精类饮料。中医认为,黄酒有行药势、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皮肤、散湿气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骨节疼痛、消化不良、冻疮、手足不温等。秋冬温饮黄酒,可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米酒 又名醪糟、酒酿、甜酒、糯米酒,是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酒。中医认为,本品有益气养血、散寒活血、散结消肿之功,适用于纳差食少、胃脘冷痛、虚寒痛经、妊娠水肿、乳汁稀少或分泌不足等。《随患居饮食谱》言其“补气养血,助运化”。

      葡萄酒 中医认为,葡萄酒有温通经脉、舒筋散寒、通络止痛、引行药势之功,适用于寒滞经脉、瘀血内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导引药等。

      中医认为,酒有活血通脉、引行药势、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志、使人愉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少量饮用白酒特别是低度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故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因此建议,喝啤酒以半瓶为宜,葡萄酒、黄酒以100克为宜,白酒每日绝对不要超过50克,尽量喝度数较低的酒,少喝或不喝烈性酒,不要空腹喝酒,喝酒后不要服药。

      (《健康报》1.16 胡献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