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来之际,我计划着要在朋友圈给自己的2018年早餐做一份“年终总结”。
早上8点多起床,翻翻冰箱里有什么食材,再花十几分钟做顿丰盛的早餐,这几乎成了一年来我日常生活的固定流程。打开手机相册,每张早餐照片都能让我回忆起那天发生的事情:匆忙间做的法棍三明治是因为那天要赶早班飞机;只吃了一半的什锦面则是因为毕业论文答辩那天太过紧张;看起来颜值很高的泡菜炒饭,后来被我洒到身上大半……这一年的许多珍贵回忆,都伴随着照片里早餐的模样浮现在眼前。
大概是受家庭的影响,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做饭。上半年写毕业论文时,我的思绪如同一团乱麻,常常对着浩如烟海的材料不知该先进行哪一步,没想到,早餐竟成了瓶颈期的救星。在做早餐的过程中,我发现烹饪与写作的相通之处:做饭首先要知道自己想吃什么,再决定做哪几道菜、用哪些食材;而写文章要先想明白解决哪些问题,再构思文章结构、寻找材料。
心情不好时,做早餐又成为最立竿见影的情绪管理方法。有一次跟好朋友吵架,事情过去了,情绪却一直消散不去,我便第二天早早地起床开始炖猪骨汤。做完饭之后,我主动打破沉默,请朋友来尝尝我的手艺。
给早餐拍照并发到朋友圈本是偶然之举,没想到却得到了爸妈的强烈响应。“再简单也要发。”妈妈说,“看到你吃得好,我们就放心了。”不知不觉,朋友圈早餐打卡竟养成了习惯,我也会在看到爸妈的点赞评论时心里一暖。自从离开家一个人生活,朋友圈就好像一条纽带,一头是我习以为常的生活碎片,另一头却是远方家人沉甸甸的牵挂。
“每天都被你的早餐治愈”“看到你做的饭心情都会变好”“能去你家吃饭吗”……每天的朋友圈早餐图下面,总会有这样的评论。偶尔比较忙的时候,可能好几天都没发早餐图,有的好友还会来关心我:“怎么都不发早餐图了?我每天都等着你更新呢!”
能通过朋友圈早餐给别人带来幸福感和力量,我发自心底地感到高兴。我在鼓励自己的同时,也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传递给屏幕那头的每个人。
(《中国青年报》2018.12.27 孔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