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少,上阵父子工,是外出务工农民中又一绝妙搭档组合。
我曾经在一家大型高层建筑工地上,巧遇两对父子工,一对是做泥水活的父亲老万和儿子小万。六十好几的老万生得身材瘦削,皮肤黝黑,跟他的虎背熊腰、皮肤看上去还较白净的儿子根本不是一对父子相。
可俩人就是一对好父子工。老万操作搅拌机,给泥师递泥浆桶、上砖块。他最喜欢、最愿意跟定的一个泥师正是他的儿子小万。父子俩在这家建筑公司干了二十多年,老万早熟知儿子工作时的套路和技艺,知道儿子砌什么墙需要给他拌什么沙浆,一个上午能砌多少块砖,一个下午能粉刷多少墙面,给他预备的材料绝不过剩或不够用……在儿子小万看来,只有当父亲老万做他的下手帮工时,他才样样工序干得得心应手,每天的出手活儿量都能高出其他泥师。因而父子俩的日时定价工资在那些泥师和帮工里,都能拿最高。
另一对是做架子工的父亲周荣喜与儿子周建军。在建筑里最危险的永远是外架子工,从地面看上去,他们个个身体悬空,危险程度超乎没见过架子工施工场面的人的想象。父子俩干这一行也十多年了,无论工地和身边的工友怎样迂回变换,总是他俩人干一处。既有亲人之间的信任:每拿动一根钢管,每上一层架子,俩人互相提醒、承让,承担各自的安全系数,能确保对方施工安全;更有父子俩的心相契合:一根根或长或短的钢管在手中传递,耐心让对方拧固好,再传递下一根。父子俩的身影在高空作业中也始终显得那么矫健灵动,从来没发生过事故伤害,工作效率也远远高出其他搭档组合的架子工。
我们公司机修组,也有一对父子工。父亲唐明华是个老机修,中专毕业的儿子唐小小也来到他身边跟他学起了设备维修。他俩既是父子,也是师徒。几年来,机修组有其他人员变动,唯独这对父子一直坚守阵地,因为他俩之间没有猜疑、争斗,只有心向一处,将工作做好。
我们常说父子天生是冤家,也许他们在农村老家时常吵闹,朝对方吹胡须瞪眼的,但当他们为生计走出家门,来到异地他乡,一下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互帮互爱。
(上观新闻 1.20 杨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