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变革,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于漪的名字不得不提。过去67年时间里,她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上个月,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唯一代表,获颁“改革先锋”奖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20岁的于漪还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两年后大学毕业,她与其余五名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们一起,被分配到了位于苏州的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七年后,战争渐行渐远,这所学校退出历史舞台。于漪随后被调入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年半后,党支部书记找她,说语文组缺少教师,要她“转行”。
这可让于漪惴惴不安了。“我所学的高中语文都是文言文,老师串讲,不讲究什么教学方法。学汉字用的是章太炎的注音符号,周有光的汉语拼音方案碰也没碰过,怎么教?”
随后三年时间里,于漪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午夜一点才休息。除了备课、批改作业之外,于漪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学习汉语的语音、语法、修辞和逻辑,硬是通过自学把大学中文系的主要课程一门门地“啃”了下来。
于漪走上讲台之后,把每堂课当做一件艺术品来对待。为了纠正自己的口语,她把课上要讲的话全部写出来,修改成规范的书面语言,再通过记忆、内化,变成教学语言,为学生语言的准确、规范做榜样。为了上一堂质量上乘的语文课,于漪格物致知地探索。有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连续听了于漪3000节语文课。她的感受是,于漪老师教课,几乎没有重复。即便是同样一篇课文,面对不同学生,也能讲教新的效果来。
于漪带教过杨浦中学77届的两个年级组,在那个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年代,于漪冒着风险抓文化学习,稳定教学秩序。1977年恢复高考,其中两个“快班”全部考上了大学。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着动荡岁月中百废待兴的校园,饱经风霜的于漪毅然担起重续与发展60年代初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在于漪看来,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结构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除了传递知识,也是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锻炼思维的时机。“课堂教学要从单一线性模式,转变为面向所有学生的网络辐射性模式。”于漪说,每个学生都是会发光的个体,教师教学设计应该立体、问题设计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上世纪90年代初,应试教育泛滥,语文学科被工具性所左右,于漪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撰文《改革弊端,弘扬人文——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提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述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即不但有工具属性,而且有人文属性。
面对应试教育余波,上世纪她就提出并实践“对学科教学体现德育的探讨。”新世纪,她又提出语文学科教学要“德智融合”,即要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其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融合,全方位育人,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加强教师的育德能力,这与现在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全一致,获得全国的认可。
(《文汇报》1.9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