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1月24日 星期四

    中国人的勤奋永远不该被嘲笑

    《 文摘报 》( 2019年01月24日   01 版)

      前段时间,美国统计局发布报告:中国劳动参与率达到76%,高于世界主要国家(美国65%,日本58%,巴西70%,印度55%)。再往细看,中国男性适龄劳动者中,90%在劳动,女性也高达78%。这在世界上也是一骑绝尘。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赞美中国人的勤奋,很多读者的反应却是悲伤。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如此不要命地工作,乃是迫于无奈的选择。这样的勤奋不值得赞美。

      穷人多劳碌,确实有很多无奈。不过这里面很容易出现认识错误。勤奋不是生活艰辛的原因,而是解决之道;勤奋也不是贫穷的必然副产品。中国是中等收入国家,全世界比中国人贫穷的人口大概有40亿人。他们并不比中国人勤奋,相反,“越穷越懒”的国家遍地都是。

      勤奋是需要制度原因的。从微观层面看,一定是工作有钱赚,努力有回报。从宏观层面看,国家朝气蓬勃,这会给人希望。即便一时没发财,当身边不断有致富传说,自然会刺激人们努力工作。

      一个国民普遍勤奋、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社会心理必然积极向上。美国有镀金时代和战后黄金时期,日本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昭和景气。哪天社会嘲笑勤奋,崇尚“低欲望”和“佛系”,那才是真的危机。

      (《新京报》1.21 陈兴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