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有各种各样的蛋白,正常情况下,肾脏可以过滤一部分,一些有用的蛋白被滤过后又会被重吸收回体内,而那些没有被重吸收的蛋白就会出现在小便中,但总量少于150毫克/天,此时尿常规检查尚不能检测出,故会报告为“-”(阴性);一旦尿中蛋白量超过上述浓度,尿常规中蛋白就会出现“+”(阳性)。
引起尿液蛋白阳性的生理性原因有:①体位性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阴性,直立走动或站立时尿蛋白阳性,可能与直立位时脊柱前凸,肝向前下方转动,压迫下腔静脉,使肾静脉压增加,造成肾淤血有关。②运动性蛋白尿:运动后可有暂时尿蛋白排出增多。③发热性蛋白尿:非肾脏病变而因发热出现的功能性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可伴镜下轻度血尿,随体温恢复正常蛋白尿消失。
然而,引起蛋白尿更多的是病理原因,最常见的为肾脏疾病。如肾小球疾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其次是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如马兜铃酸肾病、止痛剂肾病、痛风肾等。
此外,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脏肿瘤以及一些肾外疾病也可能引起蛋白尿,如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横纹肌溶解等。
(《大众卫生报》1.3 赵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