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一份基于2011-2017年北京市地铁刷卡数据进行的职住动态关系研究。
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45分钟定律”。若地铁内通勤时间小于45分钟,居民倾向于延长通勤时间进而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或者居住环境;若地铁内通勤时间大于45分钟,即超过了可忍受通勤时间的阈值,居民搬迁职住地时会以缩短通勤时间为目标之一。
结合数据特征,研究者找到了四类截然不同的人,即安居乐业者、迁居者、升职定居者、跳槽者。
安居乐业者是指7年既不搬家又不换工作的地铁通勤者。这类人群占整体样本中的16.38%;他们应该是“有房一族”的中高收入人群。迁居者是指7年内至少搬家一次的地铁通勤者。他们的比例大约是11.09%,可以推定的是:他们先在内城区租房,最终在四环、五环区域买房。升职定居者是指7年内至少换工作一次且至少搬家一次的通勤者。这类人的比例为61.35%,是占比最大的一类人群。可以认为他们是城市的上升群体。跳槽者是指7年至少换工作一次的地铁通勤者。这类人群占比为11.18%。他们忍受着最长通勤时间。相比之下,跳槽者高频率地换工作。可以认为,他们多为进京打工的群体,甚至是中低收入的临时工。他们极有可能是长期租房的人群。
职住动态关系与居民通勤行为紧密相关,是当前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北京日报》12.5 王娇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