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地震宗师”的一声道歉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20日   05 版)
    邓起东 (郭红松 绘)

        “著作等身探究大地震成就一代宗师,青山踏破寻迹活断层撑开一片天地。”11月6日,地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邓起东因病逝世,享年80岁。

        笑团团的一张脸,慈眉善目,扁圆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方框眼镜,左手有些不方便,常常微微弯曲着,一口湘味普通话,夏天一件浅色衬衣、冬天一件黑色外套,再加一顶棕色的小礼帽——这是很多人记忆中对邓起东的印象。这位院士身上有着温和、质朴的学者气质,常侧着身子笑眯眯地向人挥手打招呼,说声“你好”。

        在地质界人士看来,邓起东是“中国当代地震地质和活动构造学研究的主要带头人之一”,我国现在地震地质和活动构造研究水平能和外国人站在同一条线上,就跟邓起东的导向作用有关。

        “我小时候啊,基本没怎么见过我爸。”女儿邓海鸿说。上世纪70年代,一家五口——夫妻俩和两个孩子、一位老人挤在一间17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屋里除了床和书本之外,就只有一张兼作读书和吃饭两用的小桌。半夜时分,女儿常常迷迷糊糊醒来,总能看到桌前烟雾缭绕,一个伏案工作的背影一动不动——父亲总是工作到深夜,是女儿的童年记忆。

        这个背影,当时正在忙着编制一张重要的地图——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如果没有这张图,每一个大中型工程,都要去当地一一考察,费用高昂。1970年国家地震局成立后,决定编制一张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当时,邓起东被任命为组长主持工作。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全国各地的地震资料零散,野外调查还常常遇到各派别的阻挠。在这样的条件下,邓起东硬是带领同事们确定了适合中国的一套地震区划方法。1977年,他们成功了。国家正式批准把这张图作为全国抗震工程和经济建设应用的必备图,并在一年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作为地震地质研究者,大地震的发生总会挑起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海城、唐山、汶川,这三个地方,邓起东都在第一时间踏足。

        1975年2月4日0点30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做出了地震预测,并向全省发布预报。寒冬腊月,民兵们逐家上门把不愿出门的老人背了出来。果然,当晚7时36分,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7.3级强震,由于提前准备,无较大人员伤亡。

        这次预测让邓起东和同事们都感到十分欣喜,看来地震是可以被准确预报的。然而,第二年唐山大地震突然袭来,毫无预兆,让他们从大喜坠至大悲;32年后,这种锥心之痛再次降临。汶川大地震来了,没有遵循学界认可的规律,也没有出现学界认可的前兆。

        随邓起东赶往震区的学生安艳芬回忆,当时北川已经封锁,现场惨状“冲击巨大”。废墟中安静异常,偶尔从瓦砾中跳出来幸存的几只家猫家狗。

        在震区路边,邓起东遇到一位老人,得知他们是从北京来的地震专家,老人遗憾地说:“你们要是早来一天提醒我们,我们的伤亡也不会这么大。”

        听闻此言,邓起东眼睛一酸,几近落泪:“老人家,我们也确实不知道会有这么大的地震,实在是我们无能,对不起。”安艳芬说:“他的遗憾和普通人的遗憾不一样。”

        面对强震的束手无策,如同一场煎熬。常年野外奔波、加班加点,邓起东的身体极度透支。47岁时,得了脑血栓;56岁,又患上心脏病;1997年1月,左肾被切除;今年6月,又诊断出尿路上皮癌。

        11月的一天,邓起东在病床上写下了“遗嘱”两个字,第一句话是“希望地质所越来越兴旺”。写到“兴旺”两字时,老人已不记得字该怎么写。“那哪是遗嘱啊,他就是太爱他的工作了,甚至超过生命。”女儿声音哽咽,头摇着说不下去。

        (《新京报》11.12 刘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