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而且孩子在家或在户外的时候,时常跑来跑去,处于一种“停不下来”的状态,因此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得略少一些,才不会捂出病来。
婴儿的呼吸、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捂得时间过长,很容易诱发“捂热综合征”。该病会导致宝宝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甚至是呼吸、循环衰竭。可见,“要想孩子保平安,要带三分饥与寒”,这句话也有着一定的道理。
如果孩子穿得太多,一运动势必会出汗,如喝水再不能保证,会造成大便干燥,大便密结变粗变硬,造成排便困难,孩子用力排便会造成肛裂、出血,如导致其恐惧排便则会引发便秘。再严重一些,如果两三天都没有大便,孩子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的症状。
此外,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汗多汗管堵塞,皮肤透气不好,清洁不佳,很容易引发痱子、湿疹、脓疱疹等皮肤病。
怎么确定孩子是否穿够了衣服呢?最靠谱的判断方法就是用手摸摸孩子的颈部,如果皮肤温热、滑溜,那就刚刚好;如果有点汗或者皮肤有点黏,那就是穿多了。孩子手脚偏凉属于正常现象,且在冬天会更加突出。
秋冬季节尽量不要给孩子穿保暖内衣,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更好。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不仅保暖效果更好,而且因为层间的空气流通相对较好,即使出汗也容易干。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层数多了,脱换也方便,无论室内、室外总能保持身体温度的相对稳定。
(《法制晚报》10.25 蔡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