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龟类发育并未违背“进化论”

    《 文摘报 》( 2018年10月25日   06 版)

      科学学术期刊《自然-通讯》7月时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团队发现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

      徐星说,东亚地区中晚侏罗纪时期发现的动物群,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很大,具有很强的“地方性”。比方说马门溪龙,基本就只在中国发现过,其他大陆都没有确切发现。学者们正是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提出了“东亚隔离假说”。简单来说,就是指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东亚地区由于板块运动被海水隔离于其他大陆,这样的地理隔离使不同地区的动物各自演化出自己的特色。之前在北美和南美都发现过梁龙类,但在东亚地区却没有发现。这次在宁夏找到的梁龙类化石挑战了“东亚隔离假说”。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发现的梁龙来自1.74亿年前,比其他地区的梁龙类都要早将近1500万年,因此成为梁龙类最早的代表种类。

      8月在科学学术期刊《自然》上的另一篇文章中,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领衔,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学者联合参与的一个国际合作团队称,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关岭地区发现了2.28亿年前的原始龟。这副被称为中国始喙龟的骨架原始保存于三叠纪晚期海相泥灰岩中,体长超过2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只开始出现喙的龟,且无甲壳,仅有加宽的肋骨。

      中国始喙龟的系统位置,在龟类早期演化中承上启下,弥补了该类群系统发育中“缺失的一环”,因此可称为是一只承上启下的“过渡龟”——它是一只半甲齿龟,有满口牙齿,且腹甲尚未形成背甲。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古老的龟类化石,也是唯一体现了龟甲形成过程中某种过渡状态的标本,论证了龟类的腹甲先于背甲形成。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曾认为,龟在最近的2亿多年里,身体似乎没发生过变化,这与达尔文“渐进式”的生物进化论相悖。

      (《羊城晚报》10.22 苗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