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

    心理咨询学界的“播种机”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25日   05 版)
    樊富珉 (郭红松 绘)

        65岁的樊富珉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心理学老师,被称为国内心理咨询学界的“播种机”。今年6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将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授予了樊富珉,让她的荣誉簿上再添浓墨重彩。

        1977年,原本在江西务农的上海小囡樊富珉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并成为班里唯一留校任教的人。

        “我教的第一门课是‘机械制图’,那时缺乏自信,带着些许迷茫站上三尺讲台。后来,我被调到学校团委,负责重新组建清华学生艺术团。”樊富珉坦言,她对学生工作的兴趣正起于此,她意识到,要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掌握系统的人文和社科类知识。于是,本科毕业六年之后,樊富珉成为社科系首批硕士研究生,昔日“工科女”开始了对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事业的追逐。

        研究生毕业后,樊富珉留在了社科系任教,她确信自己找到了一生的钟爱——社会心理学。第二年就在清华大学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了第一门心理学课——《社会心理学》,此后又在全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青年心理学》,成为当时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

        深耕心理咨询研究领域,这在上世纪80年代算是一件稀奇事,因为这门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而且还面临着不少“刻板印象”的冲击。樊富珉记得,1987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成立时只有一间临时的学生宿舍接待来访学生,没有专职老师,也没有专门经费。仅有的一间房内只摆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问津者寥寥。偶尔有几位学生造访,也都是“贴着墙来”。那时的社会大众不了解心理咨询为何物,很多人甚至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因为精神“有病”。

        1990年,教育部首次公派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10位大学老师出国留学,樊富珉名列其中。在师承筑波大学教育与咨询心理学教授、时任日本大学生心理咨询学会会长松原达哉先生的一年多里,樊富珉终于认识到了什么是专业的、科学的心理咨询。

        “其实,心理咨询是针对正常的、有烦恼的普通人,而不是针对病态的人。”樊富珉常常思索,如何在学生羞于主动接受心理咨询的情况下,把那些有自杀风险的学生、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筛选出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因此,1991年在筑波大学参加新生心理普查时,她迫不及待地将第一次接触到的有效工具《大学生心理健康筛选量表》译成中文,并计划回国后先在清华使用。

        1991年6月回国后,清华大学任命樊富珉兼任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9月,《大学生心理健康筛选量表》首次面向清华自动化系300多名新生试用。当时没有便于记录、统计的电子表格,樊富珉就回收纸质版问卷,一张张计算统计,如此这般,果然筛选出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来心理咨询中心接受进一步筛选,她骑着自行车到一栋一栋学生宿舍楼,送信到班级的信箱。这一封封手写的邀请信承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温情。

        试用证明有效后,樊富珉次年就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建中合作,修订了中国标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筛选量表》。如今,这个量表早已在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普及。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也是樊富珉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她记得,在一次课堂团体辅导练习中,老师让八位同学围成一个圈,留一个口。场景设定是大家都处于危机之中,只有一个人能出去,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说服他人,论证自己最应该出去。“其实这个团体练习不是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而是让你看到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还有人需要你,你不能随便放弃生命。要好好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理解生与死,是心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樊富珉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上,死亡是一个可以坦然面对的话题,她鼓励学生写下墓志铭,以此记录下迄今为止生命中最难忘却的所得所失。而她自己,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写下了墓志铭,至今未变——

        这是一位幸福的女性

        她从事着自己钟爱的心理咨询事业

        她深深地爱着和被爱着

        来自丈夫的、女儿的和所有学生们的

        (《文汇报》9.12 郭超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