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北京人说话有“京腔”,其实,这个词原本指带有“京味”的戏曲唱腔。
“京腔”源出江西弋阳的古老声腔弋阳腔,弋阳腔早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就到了北京,比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还要早一些。进京以后,为了适应京师的观众,弋阳腔做了一定的改革。首先是与北京语言结合,适应北京观众的说话习惯;其次,广泛吸收北京的民间曲调,改去了原来弋阳腔的一些乡音乡调。因此,“进京”的弋阳腔,渐渐有了北京的地方特色,变成了“京腔”。
弋阳腔变化而成的“京腔”在宫中一直是宫廷音乐的主流,常与昆曲共同使用,因为京腔曲调高亢激昂、粗犷遒劲,并没有丝弦竹管音乐伴奏,只有鼓声击节按板,一人独唱,后台众人帮腔相和。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弋阳腔”词条解释:“如系闺怨、离情、死节、悼亡,一切悲哀之事,须必畅滚(即滚白,无板无眼、半说半唱的一种哭诉念白)一二段,则情文接洽,排场愈觉,可观矣。”由此可见,由弋阳腔变化而成的京腔慷慨激烈,正可弥补昆曲绵软柔美、节奏舒缓的不足,所以宫中连台大戏始终都是昆曲与京腔并用。
在宫外的茶园戏馆,京腔演出的剧目也大多是交锋打拼的经典武戏,如写瓦岗寨秦琼破敌血战的《倒铜旗》、写水浒英雄燕青与时迁下山打擂的《神州擂》、歌颂绿林英雄青面虎的《通天犀》、刻画殷朝黄飞虎父子的《反五关》等。而京腔折子戏也以剧情矛盾尖锐、角色形体动作繁复、内心冲突强烈的动作戏为多,如《扫秦》《挡曹》等。
清乾隆嘉庆年间,京腔在京城十分活跃。当时,有一幅名曰《京腔十三绝》的写真图挂在北京前门外廊坊头条的一个南纸店的门前,上面工笔绘就了十三位穿着戏装的京腔名伶,犹如今天的巨幅明星广告牌。据传,当时的北京“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演出”。据苏子裕所写《京腔六大班初探》可知,六大名班包括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以及保和班。后来京腔(弋腔)由于曲调古朴少变,剧目少有创新,渐渐丢失了大量普通观众。其中,余庆班、萃庆班两班的班主脑子活,能够顺应潮流,看到观众数量减少,便积极寻求应对方法。这时,各地秦腔演员蜂拥入京演出,两班的班主便大量吸取秦腔演员进入京腔班社演出,从而挽回了观众。但曾经红极一时的京腔,也就从此衰弱了。
(《北京晚报》8.23 张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