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6月09日 星期六

    中国山水 西方风景

    《 文摘报 》( 2018年06月09日   06 版)

        西方绘画中的“风景”和中国文人画中的“山水”看似都是自然景物,但其文化内涵和观看方式都不尽相同。

        英文的“风景”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有些宗教意味,是指被人从混沌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的那一片土地。中文的“山水”则是山和水的组合与交融。山水画中的“山水”二字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它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诸多含义和象征。

        中国的山水画大都是卷轴画,随着卷轴的徐徐打开,观者会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投射到画面中,随着画中人去跋山涉水。画面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值得赏玩,而每一次看画的路线又都会随着目光游移的路线而有所不同,每一次用目光在画中“游山玩水”,都可能会获得不同的体验。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宗炳把这种体验称为“卧游”。他在《画山水序》中说:“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意思是他要用观看山水画替代他对真山水的向往追求,以补偿自己因年老多病,不能再登临山水的渴望。“卧游”这一说法对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澄怀卧游”也成为中国艺术史和美学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种“澄怀卧游”审美心理过程是现实与梦幻的融合的过程,是一种“白日梦般”的幻觉。

        这种幻觉的营造得益于“散点透视法”。古代山水画中的山脚和山顶甚至远处的小桥看上去都是平视的,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画家在构图时并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一幅山水画中可以有多个观察点,以此形成“游览”的感觉。

        如果说观赏中国山水画时,“我”被投射进了画中,“我”仿佛是山水中的一部分。那观赏西方绘画时,“我”则在风景之外。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绘画是以一种“窗户式”的方式打开的。赏画就如同是看窗外的风景,眼前的风景是以焦点透视的方式被组织起来的。如意大利艺术家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所说:“绘画作为对于现实的再现,以窗户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在画板上画一个长方形,我把这个长方形当作一个敞开的窗户,我要画下的景物就仿佛是透过这个窗户看见的景物。”这与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法完全不同。焦点透视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观者永远站在被观看的绘画外的一点为观察点;二是那个被观看的画面是个时间的定格。

        举世闻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一幅焦点透视的杰作。位于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墙上的这幅画仿佛是建筑墙面的延伸,其透视线和真实建筑的透视线是连在一起的。几个世纪过去了,当人们走进那间曾经是教士食堂的房间时,依然会产生一种幻觉,好像耶稣和他的十二位门徒在永恒地看着人们吃饭。

        (《解放日报》6.1 陈俊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