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了家长被迫“自愿”交一定数额的捐赠费后,孩子才能入公办幼儿园的现象。这些捐赠费每年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
“捐赠费名不正、言不顺,不仅家长投诉多,说起来也不光彩,我们也不想收这笔钱!”多位公办园园长表示,收取捐赠费本属无奈。
重庆一位公办园园长表示,公办园保教费收费远远低于实际办学成本,相当于是“亏本办学”。这位园长说:“我们园有45个教职工,有编制的只有30人,剩下的都是临聘,主要是保育员和工勤人员。”作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这15个临聘人员每年50多万元的工资只能由幼儿园自筹。“我们上哪儿找这笔钱去呢?实际上就是用家长交的捐赠费来解决的。”
公办园学位“一位难求”则是捐赠费大行其道的另一个原因。“现在公办园比较热门,我们每年收取5000元的捐赠费,报名的家长仍然是络绎不绝。”
“捐赠费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多位受访的教育专家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一方面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以缓解“入公办园难”,另一方面加大对公办园办学经费的保障力度。
“保教费标准长期偏低,也影响幼儿园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一位教育系统干部说,像重庆市现行收费标准是2012年制定的,已经实行了6年,公办一级园的指导价为400元/月。但现在优质公办园的生均办学成本都在千元以上,在财政投入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长期保持低收费必然导致幼儿园收支困难。
(《半月谈》2018年第10期 张桂林 柯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