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越剧经典《红楼梦》首演60周年。日前,上海越剧院再度进京,自3月至6月的全国巡演,预计共演出20余场,再次将吴越雅韵传唱大江南北。
1958年2月18日晚,延安东路共舞台,大幕徐徐拉开。一袭青衫的黛玉袅袅婷婷地迈进了荣国府。身着红袍、头戴紫金冠的宝玉信手挥舞佛珠,快步穿过长廊转入堂内,在林妹妹眼中,也在这个舞台上来了一个惊艳亮相。60年前,由上海越剧院排演的《红楼梦》就这样与观众初次相见。
1958年公演的《红楼梦》,并非曹雪芹的这部伟大小说第一次被搬上越剧舞台。然而,经时光淘洗,唯有此版的《红楼梦》以蓬勃的生命力焕发出夺目而恒久的光彩,这不禁令人好奇:它的魅力究竟从何而来?
功臣首推编剧徐进。徐进的改编,取众家之长,从洋洋百余万字的原著中,牢牢抓住了宝黛的爱情线,大胆删减了其他情节,舍弃了小说中丰富的社会内涵,也放弃了《红楼梦》作为“百科全书”的文化意蕴。这样的取舍,令不少小说读者不舍,但却是服从于越剧的艺术本体美学需要的。如评论家毛时安所言:“这种压缩了丰富性而实现的单纯性,使越剧所需要的戏剧性浮出水面。”
自1955年初稿本完成后,徐进从未停止修改的步伐。1958年公演后作了两次修改,1962年拍摄越剧电影时又进行了调整。前后至少10次的修改打磨,将这台戏推上了经典的高峰。
在优秀剧本的基础上,越剧《红楼梦》中的各个艺术要素都在积极而自觉地向着美学核心集聚,最终达到了“美”的极致。
在舞美上,越剧《红楼梦》借鉴话剧的写实主义特点,雕梁画栋、庭院流水,或堂皇或典雅,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意境化的场景。它的服装华美多姿,既是生活化的,也是舞台化的,人各有异,彼此呼应,成为一幅流动的色彩画卷。它所呈现的整套视觉系统,为此后以视觉方式出现的红楼连环画、插图、电视、电影等提供了重要母本。
在表演上,越剧《红楼梦》又借鉴了昆曲超现实主义的审美,音乐婉转、唱腔精美、表演细腻。在今天看来,它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不仅主演徐玉兰、王文娟光彩照人,吕瑞英的宝钗、金采风的王熙凤、孟莉英的紫鹃、周宝奎的贾母、徐天红的贾政……可谓群星闪耀。这批演员中有多位开宗立派的流派创始人,她们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无论角色大小,都将满腔激情灌注其中,合力奉献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高亢激昂、华彩跌宕的徐派,自然流畅、韵味浓郁的王派,委婉典雅、活泼清新的吕派,刚柔相济、抑扬顿挫的金派……汇集一堂,异彩纷呈。
事实证明,这种多元素聚合而成的强烈的“美”,不仅是跨越时间的,也是跨越国界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越剧《红楼梦》出访苏联、东德、朝鲜、越南等国,备受欢迎。改革开放后,更频频走出国门,所到之处轰动一时。尽管语言不通,但《红楼梦》的美依然赢得了如潮的掌声。
(《解放日报》5.4 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