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古文中称作“爪杖”的搔背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的“痒痒挠儿”“不求人”,竟然与高贵唯美的如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有了如意——一种搔背工具。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东周遗址曾经出土两件刻有精美纹饰的牙雕手型器,从其成熟的形制与珍贵的材质来看,绝非草创初期的东周器物;而河南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的刻有精美纹饰的青铜手型器,则暗示我国如意的起源甚至可能上溯至殷商时期。而三国至唐之间,可以视为如意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爪杖原来是一种实用器具,它为何能跨越雅俗而为上层社会的文人、高僧及权贵帝王所接受?
通过诸多记载可知,当时,用以制作如意的材质日渐多样,有竹、木、骨、铁、金、玉、紫檀、犀角、琥珀、水晶等,如意在社会上层得到了普遍的使用。至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如意除了具备搔痒的实用功能以外,当知识阶层清谈时,还可以用它来作为麈尾一样的手持器具,以烘托声势;僧人弘法讲经时也常常使用如意;而帝王及达官贵人则用它作为显示权力、财富、地位与尊贵的象征。
到了唐代,如意形制发展进入了转折期。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出土了两件晚唐鎏金银如意,可说是新型如意的代表。其特征为柄身扁平,头大而回折,柄首作三瓣卷云形,形制比早期的如意更为美观,但丧失了原来作为爪杖挠痒的实用功能。
新型如意的产生,使得“如意”与“爪杖”开始逐渐分离,爪杖后来又别称“孝顺”、“不求人”,不再称“如意”,制作也相对简单;而“如意”特指新型美观却无实用价值的一类,并不断演变,制作愈精,成为引人瞩目的工艺品类。
到宋代,士人阶层地位提高,开始追求高雅精致的古典审美倾向,加之佛教的推波助澜,如意再度兴起,成为一种与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明代,文人阶层将如意逐步纳入书房文玩,如明高濂的《遵生八笺》中的《起居安乐笺》就把如意列入其中。而这又为清代如意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从爪杖到如意,一件器物逐渐脱离实用功能、凸显审美价值的过程,既出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提升,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然结果。
明清以降,世俗化的观念愈加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和行为也愈加强烈。吉祥用语、吉祥图案、吉祥行为等广泛流传,圆满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同样追求祥瑞美好之生活的精神需求。“如意”凭借其美好的形态和称谓,满足了这种社会心理,赢得越来越多的喜爱。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品,更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美好祝福。
(《解放日报》2.2 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