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要求,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这一报告正式开启了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幕。
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比例只占城镇职工的7%,第二支柱是“一块短板”。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还是“一棵幼苗”。
作为第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虽“一支独大”,但也“独木难支”。郑功成表示,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当今世界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最大共识,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中国提出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对单一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巨大改进。
企业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过高、负担过重,是我国第二、三支柱难以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高费率严重挤压了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空间。
郑功成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不是总量不足而是结构不当。在一个整体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下,关键是要理性地界定不同层次的结构功能,中国需要尽快促使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成熟、定型,核心是要统一制度、强化共济功能、促进制度公平,同时明确第一层次立足于保基本,进一步降低替代率,为第二、三层次养老保险发展留出空间,并确定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
(《第一财经日报》11.21 郭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