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汇率稳定的基础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28日   06 版)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段时间访华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美之间签订了高达2535亿美元的大单,其中中国企业向美国公司的购买就占了很大比重,比如中国手机厂商向高通公司采购120亿美元的智能手机零部件,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进口波音公司产品价值更是高达370亿美元。

      贸易本质上是商品交换商品,以前就有个说法,即中国是拿衬衫换美国的飞机。中国前期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美元,这才使中国有了向美国购买商品的条件。有人会说,中国多印一点人民币,然后换成美元,去购买美国的商品行不行?我们说,一个国家要用其他国家的货币去买其他国家的商品,而不能用本国的货币去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你要获得其他国家的货币,必须输出本国商品去交换。多发货币并不能使该国多获得其他国家的货币,因为这样做的话该国的货币马上就会贬值。如著名经济学家米塞斯指出的,通货膨胀在汇率上的反应要比物价上的反应更快。

      中国公司对美国的大采购会消耗大量美元,这是否会造成人民币贬值呢?我们说一时还不会,除了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外,更是因为中国对美国有大量的顺差,2016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口贸易有2506.8亿美元的顺差,这一顺差保障了外汇储备不会枯竭。产生这一顺差的原因是中国的制造业体系非常完备,制造能力很强,尤其是在大众日常所需的中低端商品上。中国的制造业,虽然在技术水平方面不如美国,但由于产业配套较为齐全,物流业的发达等,仍然具有成本方面的优势。

      中国汇率保持稳定,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把保持某个水平的外汇储备作为目标,而是把如何促进产业的升级作为目标,假如产业不能升级,该国产品在出口时被其他国家替代,那么换得外汇的能力必然下降,从而也导致外汇储备的下降、货币的贬值,以及国民的贫困。

      (《深圳特区报》11.21 朱海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