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传播中要注重国际传播主体平等性,辩证看待新的传受关系,尊重受众的主体属性,转换观念,放下身段,改变以我为主、自说自话的传播方式,在国际传播中更加平等地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贴近受众的物质精神需求,更多采用合作传播方式,不断提升传播针对性和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要中国人讲,也要让外国人讲,还可以中外合作来讲。让目标国家的知名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及有影响力的独立制作人等来华采访交流,影响其对华倾向,客观、友好地报道中国事务,讲述中国故事,实现从“我们讲”向着力引导“别人讲”“合作讲”转变。借用外国受众之口讲述中国故事,使其由传播客体转变为传播主体,这样能更加贴近国外受众的所思所想和认知模式,更易为国外受众接受认可。
2017年7月3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及其广播电台联合开发的“中俄头条”客户端,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上线仪式。这是体现传播主客体之间平等性、交流性、互动性,提高传播针对性、实效性的又一个合作传播的典范。通过这一合作,中俄双方互为传播主体和客体,双方可通过“中俄头条”双语发布,共同打造更加开放、便捷的双边多功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为促进两国民意相知、民心相通,为夯实两国传统友谊注入新的动力。
(《理论视野》第10期 胡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