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母亲絮叨父寡言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14日   02 版)

        早已过了想家的年龄却依旧想家,是不是会被哂为“矫情”?而我现在就特别“矫情”地想家,只因为我在一个不该漂泊的年龄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漂泊。

        父母亲知道我要离开老家去远方工作是在我临走前的一个星期,母亲用啜泣表达着她的不满、无助、担心……而父亲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嘴唇嗫嚅但最终没有发出声响,一如往昔。看到父亲如此的表现,脾气略显急躁的母亲最终爆发了,几乎是吼着对父亲说:“你倒是说句话呀?”父亲看着母亲,嘴里再次嗫嚅。“你决定了就去吧,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家里有你哥呢!”在我愣神儿的瞬间,母亲用更大的啜泣声表达着对父亲的不满。

        这一走,就是大半年,其间虽偶有电话联系,但也总是母亲在说父亲在听,且说不了几句就匆匆挂掉,因为不想让父母听出我各种适应的难。与之相反,较之在老家的日子,接到兄长微信的次数却明显多了起来。

        母亲絮叨父亲寡言,是父母亲那个年龄段的人较为标准的家庭模式。父亲寡言的原因,我不知道兄长们问过没有,我是没问过的。父亲是村里仅有的三名大学生之一,工作后又长期从事党建工作,想来话在工作中说得较多吧,回家后的寡言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憩。加之,家里三个男孩子,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赚钱,想必父亲也承受着不小的生活压力。

        母亲依旧絮叨,父亲却不再寡言,这种变化是始于父母亲有了孙女、孙子后。原本以为父亲是不怎么喜欢孩子的,印象中父亲背、抱我们兄弟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一次次看到父亲背、抱兄长的孩子,和三个小孩子有说不完的话,瞬间明白,原来我还是没有读懂父亲寡言背后的温情。

        远离家乡,孤身漂泊,耳边虽不再有母亲欲言又止后难得的“清静”,心中却不免多了几分担心。异乡漂泊的日子,最渴望也最害怕接到的就是家里的电话,渴望的理由自不必说,害怕却是骨子里的真害怕,害怕家里任何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意外发生。

        (《新民晚报》10.17 王纬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