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远亲不如近邻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14日   02 版)

        自从租了老宅子开始做民宿,我也开始尝试体验融入乡土社会的生活,原来在城市里,即便住在同一个单元,邻居们经常也见不到面,而住在村子里,则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租老宅子给我们的这对夫妇,子女都在县城工作,平时家里的事务也不太多,所以我们请了房东太太来帮我们打理宅子,亲切地称呼她为“嫂子”。

        嫂子的新屋就在老宅的旁边,她不仅是我们最亲近的邻居,也是我们的“外交大臣”,宅子里临时缺点啥,我们都会上她家借,如果她家也没有,就会由她出面到村子里找邻居去借。平时借个篮子,借把锄头,逢年过节还借过石臼和木棰来打麻糍。最尴尬的那次,是去借米。那几天客人太多,大家都忙昏头了,谁也没注意米缸已经快见底了,待到煮饭时才发现,已经来不及去镇上买米,偏偏嫂子家也没有米,嫂子只得捧着锅去邻居家借了两大碗米,才解了这燃眉之急。

        还有一次是我们接了单包宅的生意,对方要和本地的合作单位联谊,需要在我们宅子里摆四桌酒席,这可让我有点犯难了,我们平时最多也就能接待20人用餐,这如果有40人用餐,桌椅板凳、锅盘碗盏可上哪儿去弄呀?嫂子说:“借!”

        果然,嫂子出去转一圈儿,事情就搞定了,第二天一早,潘大叔、江大哥、汪大姐都给我们送来了他们家的圆桌面、木凳子和碗筷,我这时才注意到,圆桌面和木凳子的反面,以及大碗的底部,都写有他们的姓氏,以作为区分。嫂子还说,这村里若是谁家办酒席,大家伙儿都要去帮忙的,烧灶的烧灶,切菜的切菜,洗碗的洗碗,那场面才热闹呢!

        村里的乡亲对客人都很友善,我不止一次听到客人说没找到小河边,是乡亲引领着才找到的。有对母女在我们这儿住了几天,每天去村里闲逛总能带点东西回来,今天是清明果,明天是茄子干。女儿说,本来是乡亲们在吃,看到她们路过就送给她们吃,母亲戏谑道,那还不是人家看到你那么馋嘴的模样,就和一条大狗一样。

        (《北京晚报》10.15 黄若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