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大脑能预测未来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14日   07 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布莱恩·纳特森和他的团队召集了30位志愿者,让他们决定是否向某众筹网站的36个项目投资,并在他们抉择的时候用仪器扫描他们的大脑。

        真正的众筹活动在几周后结束,其中18个项目获得了足够的资金。而在检视参与者的大脑扫描结果时,研究小组发现,当他们考虑这18个后来成功的项目时,大脑中一处被称为伏隔核的区域会出现不同的活动状态。该小组采用一种算法通过扫描数据来识别脑活动的差异。在仅使用神经活动数据时,该算法能够预测哪些众筹项目将获得资助,其准确性达到59.1%。

        另一方面,在考虑每个提案时,志愿者被要求评估他们对每个项目的喜欢程度,以及他们认为每个项目达到筹资目标的可能性。这些评分的预测结果只有52.9%的准确性,逊色于伏隔核区域活动所呈现的预测能力。

        这种现象非常有趣,为什么大脑知道什么将会成功,但是它的主人却不清楚?

        之所以存在这种近乎悖论的差异,可能是因为你在做决定时必须权衡各种因素。例如,你的伏隔核与预期的奖励相关,该区域的活动可能会增加你购买巧克力饼干的可能性,但是大脑的其他区域可能会告诉你应该节食或者少吃零食。

        在决定是否愿意支持相关项目,或预测其他人是否有可能支持该项目时,参与者可能会对伏隔核的刺激不予考虑,或者将之与其他因素进行平衡。他们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决策过程早期伏隔核的活动,实际上才是他们对项目的初步反应。如果能够了解到这种现象的起源,这可能将是人类行为神经预测领域的一大进步。

        (《中国科学报》9.8 陈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