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24日 星期六

    那些年我们喝过的饮料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24日   02 版)

        汽水是舶来品,初入中国时,被称之为“荷兰水”。在我国一些城市中,早期的汽水或荷兰水是在西药房中售卖的,这个事实对今天的人来说很难想到。我想大概是因为制造汽水的主要原料如柠檬酸、小苏打等属于药品的范畴,而工作程序又符合西药房“制剂”的要求。

        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我的老祖母反复念叨在东北喝的“铁路汽水”。听她叙述,这种汽水好像是事先倒在杯子里端上桌的,因为她总是强调杯中有两个鲜红的樱桃。根据时间推算,她喝这种汽水的年代大约是在东北易帜之前。她常常回忆起的,还有哈尔滨的“格瓦斯”,“格瓦斯”是以面包为原料发酵制成的,与酒相比,是在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的汽水工业到了三十年代,已经臻于成熟,也创出了许多名牌,如“马宝山汽水”、“正广和汽水”都是三四十年代的名牌。直到“可乐”“雪碧”等大批进入中国竞争之前,中国汽水还有极大的市场,而且不同城市的人对自己地域的汽水又十分钟爱。例如北京人喝“北冰洋”,天津人喝“山海关”,上海人喝“正广和”,沈阳人喝“八王寺”,而且很以此为自豪。

        与汽水同时并存的就是果子露了,果子露有高下之分,最低档的要算是沿街叫卖的果子露,这种果子露大多是小贩自制,颜色有红有绿,煞是诱人,但多半是用色素、香精调制的。小贩将果子露放在大木桶中,四周放上冰,夏日沿街叫卖,也着实有顾客。高档一点儿的是瓶装的,大多是用浓缩的果汁兑制后装瓶的。中国人喝果子露的历史较之汽水要早得多。《红楼梦》里提到的西洋玫瑰卤,大概就是兑制果子露的浓缩汁。

        广州的凉茶与其说是茶,倒不如说是饮料,它是多种草药制成,味道很怪,北方人多不适应。“王老吉凉茶”在广州最为有名,据说王老吉最初只是挑了担子叫卖,本小利微,某次遇到一批外国人来羊城,染上时疫,喝了王老吉的凉茶后反而上吐下泻,王老吉以为自己闯了大祸,多日不敢露面。哪知这批外国人吐泻之后,立感精神大爽。为了感谢王老吉,送了他一笔钱,于是王老吉扩大了经营。

        酸梅汤是最传统的中国饮料。走街串巷的贩者,多是用手推车驮木桶,与果子露一起卖,卖者在拇指、中指与食指之间夹住两铜盏,相互撞击,发出声音,俗称“打铜碗的”。这种车子上的酸梅汤质量较差,淡而稀薄,而且不十分洁净,但可取的是由于镇在冰桶里,异常清凉。

        (《老餮漫笔》三联书店 赵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