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舆论引导要重视群众基础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08日   06 版)

        数据分析显示,互联网上,对底层群体的好感度指数,远超其他社会群体,连续三年都是好感度最高的指标,且在正负态度上呈现“压倒性”的正面倾向。说明网络舆论场对底层群体保持非常高的关注度,网络空间的底层属性仍然非常突出。

        近一年的舆情事件也表明,“底层”“民粹”已经从一种社会思潮变成一种工具性的传播符号,成为各种势力争夺、利用的焦点。具体而言,无论是左的或右的社会思潮都沉降到社会底层,扎根于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强调底层路线,争取道义支持。在对问题的定义方面,不同社会群体也有广泛交集,例如,延迟退休或部分涉及底层群体的事件(如拆迁),都同时获得了大量共同关注。除此之外,还有包括某些商业资本在内的一些力量抓住公众对当下贫富差距、资源垄断等现象不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矛盾激化的担忧,把中国的一系列问题都归结为体制问题,在一系列舆情事件中“绑架”基层政府与民意,成为当前舆论引导工作中的大难题。

        事实上,我们的舆论引导向来不乏群众基础,关键是要有战略定力,运用好人民群众、网络社会“偏爱”的解释框架,对核心价值观进行生动具体的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对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激浊扬清,去伪存真,以“正思潮”“明态度”“聚人心”。一方面,要善于团结底层、为人民说话;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品格,不随波逐流、不见风使舵,能够顶得住压力、避免被“民粹”绑架,陷入“民粹”的泥潭无法自拔。

        (《中国社会科学报》6.1 郑雯 黄荣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