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影《红色娘子军》仿佛是一株常青树,感染、激励了几代人,至今仍被不断重新演绎。这部红色经典的编剧、著名军旅作家梁信于2017年1月28日在广州辞世,享年91岁。
弃武从文
梁信,原名郭梁信,1926年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祖籍山东。他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二岁便出门流浪,常常流落街头饱尝人间的苦难与艰辛。1945年,他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松江军区独立四师宣传队长。解放战争期间,梁信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及大江南北的各大战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武工队长身份兼任广西柳江百朋、进德两区的区委书记,在广西参加了三年的剿匪战争。
由于出身穷苦,梁信只念过几年的小学,但他从小喜爱文学,喜欢听故事,听评书,从而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3年,他调到中南军区成为正式的创作人员,开始从事专业创作。
1958年夏在海南体验生活采风期间,梁信创作出了日后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电影剧本《琼岛英雄花》,后改名为《红色娘子军》。天马厂文学部资深老艺术家沈寂将只看了半部的剧本就推荐给谢晋。谢晋通宵读了两遍,早起即奔厂长办公室请求拍摄梁信的本子《红色娘子军》。厂长陈鲤庭马上看本子,两天后给广州军区政治部寄去请军区政治部协助的公函。
《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拍成影片,后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亚非电影节的万隆奖、捷克斯洛伐克罗维·发利最佳编剧奖。影片正式放映后风靡全国,大江南北迅速掀起一阵“娘子军热”。
军中女杰造就“吴琼花”
《红色娘子军》电影文学剧本中的吴琼花形象究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梁老透露,剧本中的吴琼花是从三方面的生活素材里选择、集中、演变而写成的,即过去和他一起工作的几位女同志、海南已故妇女革命家刘秋菊和一位娘子军烈士。
1947年梁信在东北学习,他听了三位女同志的故事,她们出身分别是童养媳、丫头和孤儿院长大的孤儿,都面对同样的奴隶命运,有着大致相同的倔强性格。
从那时起,他的脑子里就留下一双难忘的眼睛,像剧本中描写的吴琼花的那双眼睛:火辣辣燃烧着刻骨的仇恨,与旧社会势不两立。
1953年起,梁信来到广州工作不久,就开始着手搜集海南早期党的领导干部刘秋菊的生平事迹。1958年,他到了海南,他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位娘子军烈士的事迹,这是构成吴琼花的第三个因素。这些人物有共性,也有个性,在他早年认识的那位丫头出身的同志身上统一起来,“合成”了《红色娘子军》剧本主人公的雏形。按照敌我斗争和自我斗争两条线索,主人公从“女奴”到“女战士”,最终成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红色娘子军》写了多久?梁老曾回忆:“我在海南岛一间放杂物的小屋写了四天四夜,《从奴隶到将军》我写了二十天。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快?就是因为人物长期在我脑子里活了,罗霄在我脑子里活了十几年,吴琼花在我脑子里也活了十年光景,到契机成熟了,他们就出来了。”梁老后来谈及此事时曾说,窍门就是在基本的地方下功夫,千万不要编离奇古怪的故事。文学是人学,要把一切典型人物都写成活人,有自己的生活、情操、喜好和道德。要把典型人物写活,“跟读者一同呼吸,使读者跟他一起生活,经历他的悲欢离合,留在脑子里不能忘。”他这样总结。
2006年4月25日,梁信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写了一辈子战争,今天,我在这里虔诚祈祷人类永久和平!“
(《广州日报》2.6 张丹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