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出生的宋平是目前中共党内资格最老的常委。2017年4月是他的百岁诞辰,但没有人知道究竟是哪一天。他从不许别人为他祝寿,也坚决不透露具体日期。
以周恩来为楷模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原主任陈东林很早就认识宋平了。
1953年9月,36岁的宋平被任命为劳动部副部长,1956年又出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陈东林的父亲也在国家计委工作,陈东林和宋平的儿子宋宜昌是同学。
几年前,陈东林和宋宜昌聊起学校生活:“那时候觉得你像个穷人家的孩子,身上没钱,衣服也挺旧。”宋宜昌说:“那是我父亲管着我们啊,太严了。每个月饭钱就只给将将够吃的,有时还忘给。”陈东林问:“你父亲的钱干吗去了?”宋宜昌说:“可能他都交党费了吧。”
宋宜昌是科普作家、军事文学作家,写过《海军史》等不少著作,会几门外语,但退休时只是科普出版社一个普通副编审,没有担任任何领导职务。宋平还在常委任上时,一次和宋宜昌一起去北戴河,他让宋宜昌自己买票坐车去,不能坐他的专列。宋平儿媳的工作单位有变,宋平嘱咐不许其他人帮忙安排,让她自己去找工作。夫人陈舜瑶和他一样性格要强。2015年冬天,98岁的她半夜起床去卫生间,不叫醒护士来扶,结果不幸摔倒骨折了。
宋平处处以周恩来为楷模。上世纪40年代,宋平担任新华社重庆总分社负责人,受周恩来直接指挥。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常听取宋平汇报,审阅他写的文章和报道,还曾派他专门去延安向毛泽东当面汇报工作。
忆三线建设
2014年是三线建设50周年。2012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想采访一些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老同志。为此,陈东林与宋平秘书联系,宋平同意接受采访。
1964年,宋平担任中央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48年过去,他已是唯一健在的参与三线建设决策的重要领导人,是对这段历史最清楚的人。
宋平说,三线建设实际上是解决了工业布局的问题,大搬迁是发展内地最快的办法。他认为,大城市治理拥堵也可借鉴三线建设搬迁的经验。现代化的办公不需要集中在一起,先进企业摆在哪里都行。
2014年,人民日报社旗下的《国家人文历史》刊登了这篇访谈文章,并按照规定付给3000块钱稿费。陈东林上门去送稿费,宋平秘书说:“不能收,宋老说了,接受采访是他的工作,工作怎么能收稿费呢?”
2015年12月,陈东林第三次采访宋平。这次采访在海南三亚,同行的还有原国家计委三线调整办公室主任王春才、攀枝花文物局局长张鸿春。
王春才拿出有宋平签字的国家计委1987年颁给他的委任状,说:“宋老,我是您的老部下,您还记得吗?”宋平问:“你今年多大岁数?”王春才说:“我82了。”宋平说:“那你还年轻,还能做不少事情。”
此前,宋平曾为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张鸿春带了一块攀枝花的苴却砚,特地说明是本地产的纪念品,不是买的,送给宋老写书法用。但宋平说,中央有八项规定,不能收礼,还是把砚台退了回去。
宋平家中的客厅里有一个大地球仪,每次看到新闻事件,他就去转动地球仪查找地点。“但他不评论现在的中央决策。他很守纪律,退休了就只谈退休老人该关心的事。”陈东林说。
平日里宋平在北京西城区一座四合院里深居简出,看书读报看电视,品茗散步,写书法。
题名“圆梦班”
2014年6月12日上午,宋平参加了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文津俱乐部举行的一项主题为“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圆上学梦”的慈善活动。活动主办方是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基金会的创立者是原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老干部局局长徐中远。1966年至1976年,他曾担任毛泽东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员近10年。
2012年,徐中远捐出自己的全部稿费,并联合几位有志慈善的企业家,成立了这家助学帮老基金会,宋平为基金会的助学项目起名为“圆梦班”,并为“圆梦班”题写班名。
宋平说,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是彻底改变命运的出路,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出生于山东莒县农民家庭的宋平,自己就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典型。
有“红色学霸”之称的他9岁入学,连续跳级,17岁就进入北平大学农业学院学习,在“一二·九”运动中因与校长发生对立离开了学校。一年后,他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进入西南联大。1938年,他去了延安,后来成为周恩来的政治秘书。
宋平说,近年来翻阅日记1949年卷清样本,按月、周、日依序写来,仿佛又回到那些激情澎湃的日子。
“从那时起,60多年过去了,我成为行动迟缓的老人,而我们的党和共和国却永远年轻,每天都有新事物、新创造,真正是日新月异。”宋平写道。
(《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第15期 宋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