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5月09日 星期二

    潜伏人生

    《 文摘报 》( 2017年05月09日   05 版)

        “你不知道我究竟承受着什么!我的压力有多大!我为这个家庭牺牲了什么! ”

     

        “我其实是德国人!我还当过苏联间谍!为了跟你和孩子在一起,我放弃这个身份并留在了美国!你明白我的难处吗?”

     

        听到这一切,惊恐万分的妻子夺门而出。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出现在巴斯基家门口,要“和他谈谈”。

     

        这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幕。巴斯基不知道,自己已被FBI盯上许久,只是因为证据不足而未被追究。FBI索性在他家旁边买了一栋房子,调查他到底是不是间谍。直到他在同妻子的争吵中情绪失控,吐露实情,对他实施24小时监听的FBI才确定巴斯基的身份。至此,一名在美潜伏近20年的苏联克格勃特工浮出水面。

     

        他的真名叫阿尔布雷彻特·狄特里希。最近,一部名为《深度潜伏》的回忆录,将他分裂的人生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被克格勃规划的人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冷战达到最高潮时,双方均派遣大量情报人员“深入敌后”。鉴于外交官或使馆工作人员容易被对方监控,苏联决定将普通人培养成间谍。当时在德国耶拿大学读书的狄特里希被相中了。

     

        1973年2月,狄特里希在东柏林郊区的一处苏联军事基地里,学习了摩尔斯电码和加密技术,接受了旨在躲避监视的训练。为了能讲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狄特里希接受了长时间的一对一辅导。

     

        1975年,被寄予厚望的狄特里希前往莫斯科,在那里接受更专业和细致的培训。狄特里希之母曾去苏联探望,彼时的她相信儿子成了一名外交官。

     

        1978年前往美国之前,狄特里希对母亲谎称,自己将被派往中亚的航天发射场去执行为期5年的特殊任务,只有在获得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前往探望。这样一来,母亲便再也没有机会与儿子见面。

     

        悄无声息地在美扎根

     

        狄特里希在回忆录中提及,到美国那天,他经历了“人生中最紧张的60分钟”。然而,任何意外都没有出现,海关官员听完他编造的故事,查看了克格勃为他精心制作的假护照后,允许他入境。

     

        在美潜伏期间,巴斯基的表现可圈可点。他探明了曼哈顿地区很多工业设施的位置和政府要员的动态,还去加利福尼亚州调查一名逃亡美国的苏联心理学家的下落。他曾不止一次假装应聘,从一些大公司窃取商业情报,为苏联所用。后来,遵照上级指示,他进入纽约一所大学深造,毕业后顺利地在大都会保险公司谋到了一份差事。

     

        在此期间,巴斯基回了趟德国,与相识多年的女友结婚。克格勃并没有驳回他的结婚申请,大概是因为有了在故乡的妻子,他叛变的可能性会降低。

     

        几个月后,他的第一个孩子在大西洋彼岸出生了。

     

        思前想后 告别谍海

     

        为了不引起美国反间谍机构怀疑,巴斯基回美国不久,就奉命同一名来自圭亚那的女性结婚。一年后,他的第二个孩子呱呱坠地。

     

        如果不是收到老东家的警告,他应该会继续这种双面人生。1988年的某个夜晚,联络员发来暗号要他马上撤离,但看着年幼的孩子,他犹豫了。

     

        巴斯基发现自己不那么热衷为苏联服务,而且觉得美国并没那么糟糕。思前想后,他向上级谎称自己得了艾滋病,由于彼时的苏联谈“艾”色变,克格勃没有进一步追究。

     

        苏联解体后,作为极少数被“遗忘”在美国的外派特工之一,巴斯基低调地生活。他苦心经营自己在美国的家庭,直到FBI官员找上门来。

     

        暴露身份几个月后,巴斯基将一切和盘托出。FBI认定他不会再对美国造成损害,于是将他释放。2009年,巴斯基拿到了绿卡。2014年,这名金盆洗手的间谍终于拿到了货真价实的美国护照,延续了当年他从陌生人那里窃取的身份——杰克·巴斯基。

     

        同年,他带着已长大成人的女儿回德国探亲,发现第一任妻子仍然在世,但无论如何也不肯见他。从未谋面的大儿子已经30多岁,和他交流起来分外尴尬。巴斯基的母亲已撒手人寰,老人去世前一直为下落不明的儿子伤心。巴斯基唯一的兄弟因为母亲的遭遇而不肯原谅他,同样选择了避而不见。

     

        (《青年参考》4.19 张宝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