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20日 星期四

    用新技术管住车辆乱鸣笛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20日   02 版)

      “声呐设备捕捉声音,摄像头抓拍画面,两秒钟后违章车辆的车牌号就能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深圳日前启用鸣笛声呐抓拍设备,通过这项新技术的运用,车辆乱鸣笛将能够“看得见”。

      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喧嚣是一种常态。各种各样的噪音污染,已成社会公害。其中,机动车乱鸣笛,既是普遍的驾驶陋习,也是占比例很大的噪音污染,夜间乱鸣笛更是尤为可恶。相比在红绿灯路口的规规矩矩,乱鸣笛听得见却看不见,缺少制约的驾驶员因此肆无忌惮,一直是交通治理难题。

      数据表明,汽车鸣笛时音量在80分贝上下,一辆大车的鸣笛分贝则高达130左右。噪音一旦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让人变得暴躁不安。持续不断的鸣笛声,会引发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疾病,甚至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过去,针对机动车乱鸣笛的专项整治,只能采用“人海战术”,集中投入警力,加强道路巡查,但效率不高,而且受到时间、空间、气候影响。声呐抓拍设备的运用,无疑会会产生极大的威慑力,相信国内很多城市相继也会引进“声呐电子警察”。

      (《北京青年报》4.15 斯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