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我国文坛涌现出一批优秀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包括长篇小说在内的叙事文学中,葆有经典属性的文学作品越来越显得凤毛麟角。
由于近年来很多叙事性作品涉猎题材领域狭窄、跨越时空幅度仄小、状绘社会心理轻淡、触及人本人性浅薄、运用创作手法粗糙,以至于文艺理论界无法从审美角度尤其是从叙事诗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评判和言说。
今日中国文坛之所以陷入低俗、芜杂、迷乱的局面,一方面是当代文学创作自身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经济发展中道德滑坡、精神危机、价值迷失在当代文学中的表征日甚。
经典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审美传统和道德理想在一位伟大作家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集中反映。一位作家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她)在断裂的过去和将来之间,依靠自己的社会判断力、历史洞察力和精神表达力,创作出展示社会风貌、修补文化裂痕、增强读者价值认知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抑或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性的本质诉求,而且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情、心理和愿望,从而成为被中外读者争相传阅的旷世经典。
不少当代中国作家在强大的商业逻辑推动下,其文学创作有被全部纳入市场机制之迷失,独立的精神空间几乎陷落。当对文学的挤压方被置换为经济困窘之后,检省反思也被置换成世俗感慨;当希望能够维护知识分子尊严的时候,推出的又难免总是陈寅恪、顾准等已作古之方家。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的影响,现代西方社会是有经典而消解之否弃之,当代中国文学是缺经典求经典却不得之,二者走势截然不同。
(《解放日报》2016.12.22 刘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