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国北京两处重要的城市空间与商品交易场所,王府井大街已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商业体系在北京的集中展示地,而距此不远的天桥则仍容纳着众多传统社会的流动性摊商、回收旧货的二手市场、经营劣质食品的饭铺、茶楼,以及形形色色的卖艺者与手艺人。
王府井与天桥的差异并不仅仅是两个商业街区、两种商业模式或城市景观的差异,背后折射的是民国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鸿沟以及社会阶层难以弥合的裂痕。
近年来,“民国热”不断升温,“民国范”被不断提及,浓重的怀旧气息与个体化的私人叙述构筑了民国的“黄金时代”。实际上,这种现象主要是当代人对逝去岁月的一种“记忆投射”,是借助历史资源对现实社会诸多现象进行的一种“柔性反抗”。他们通过选择性收集相关史料文字,构建了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想象世界”。
以北京为例,当时大量文人、知识分子借助于文字表达方面的优势,他们的相关记忆与感性描述成为了构建“民国北京”的重要史料来源。但是,这类群体当时无论在经济地位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属中上,不仅在地域文化背景上与传统北京的普通民众有很大隔膜,在日常生活经验上也有诸多差异。他们那些带有浓重个人化色彩的散文性文字往往容易放大民国北京古朴、诗意的一面,对大部分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视而不见”或“选择性失明”,这也反映出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的使用限度,它们还不能代替当时官方以及一些社会学家所开展的各种社会调查数据。
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民国北京”,任何建立在单一史料来源基础上的城市叙事模式如同盲人摸象,都需要系统反思。只有真正进入城市内部,将那些被掩盖在统一表面之下的矛盾性与割裂性更多地表现出来,可能更加符合逝去时代的基本特征,亦是城市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不同叙述中的差异甚至矛盾构建了民国北京的多维面相,这几乎适用于所有城市。
(《学术月刊》2016年12期 王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