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最强大脑的秘诀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29日   03 版)
    王昱珩

      王昱珩,江湖人称“水哥”,因其在《最强大脑》第二季上演了一出令人惊艳的“微观辨水”——从520杯同质无色的水中,毫不费力地找到特定的那一杯,从此一鸣惊人,并在第三季《最强大脑》担任了中国队队长,带领中国队取胜。

      因为一次意外,水哥的右眼视力只有0.3左右,可是这也很符合他“睥睨”的性格,让人总感觉他根本没有正眼瞧你,很有些“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唯独在说起女儿时,水哥瞬间化为“水”,语气温柔脸上的线条也松弛不少,说着说着突然“哎哟几点了,我得带孩子回家了。”于是,在众多崇拜的表情中,水哥带着女儿翩翩离开。

      今年6月,水哥做了件“大事儿”,他应邀参加了支付宝人机大战人脸识别极限挑战,对手是蚂蚁金服人工智能人蚂可,题目是将50名网红美女作为测试样本,考验人类和机器的识别极限,最终水哥3比2险胜。

      王昱珩回忆说比赛前一天,直到凌晨五点多他都没睡,“这一宿不断地有朋友来阻拦我参加这场比赛,我得到的所有数据都是这是一场必输的比赛,因为机器已经完全超越人类了。对我而言,我怎么能不输呢?如果我不战,我就永远不败。但是我这边答应了要比。决定比,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有社会意义。上完《最强大脑》,很多人包括警方找到我,我就发现人脸识别技术是一个特别有用的东西,比如说寻找走失儿童,有的孩子在两岁的时候走失了,六岁的时候可能在地铁里乞讨,怎么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去?我跟机器比赛不是要证明我一定比机器强,或者机器比人强,只是想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跟机器做一些切磋,让机器代替人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三场比试难度依次增大:第一场照片数量为150张,第二场增加到300张,第三场虽然数量只有80张,但都是儿时的照片,水哥和蚂可除了要有观察能力,还要有推理能力。第一场比赛开始前还有个花絮,一位网红的妈妈找了十几分钟,也没找出自己女儿的照片。这位妈妈还和整容医生商量了半天,最后选出来的照片依旧不是女儿的,以至于有网友在观看直播时发弹幕:“整容加上自拍美颜,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王昱珩说自己跟蚂可比赛时,蚂可已经学习了1.2亿张脸,“比完赛后我去象山看朋友,中间不到一周的时间,等我回来,他们说蚂可看了2.2亿多张脸。我吓一跳,这一个礼拜我玩了,它一点没闲着。它的学习量是巨大的,这也是机器最厉害的地方,所以,我高兴的是幸亏五天前跟蚂可比了。”不过在水哥看来,人类不需要慌张,“人类应该转变思维觉得人类可以解放了,我们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水哥说,和蚂可比赛后,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合作,把电脑的这项技术应用到寻找走失儿童,这也是这个比赛有意义的地方。

      对于人们的崇拜,水哥说自己从没觉得自己比谁聪明多少,或者智商高多少,非要传授什么秘诀,王昱珩的答案就是用心,“我觉得让人体味到大自然和周遭的世界是特别有意思的,这就要锻炼你的观察能力和用心,我一直跟女儿说你要用心看一样事物。这个心,我自己的解读是童心。只有小朋友会看地上的蚂蚁和天上的小鸟,看一杯水,看一张纸。你现在为什么不会看这些?因为你长大了,长大了有时候可能还没有一个孩子看到的世界丰富。”

      在水哥看来,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慢慢来反而快,能够守住初心。水哥曾描述自己第一次看水的状态:“那一刻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北京青年报》11.24 张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