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到底在宣扬什么?佛教?道教?还是其他?
青年学者、中华书局编辑李天飞在新著《万万没想到可以这样读〈西游记〉》发布会上说,《西游记》的成书过程非常复杂,它不是某一个人自己憋了很久写出来的一本小说,而是经过几百年、许多作者的创造累积,只是有一个高手做了统稿、再创作的工作。《西游记》就像一个包子,不同作者想宣扬的主旨就是包子馅,肉、白菜、香菇都拌到了一起,被包到了一个包子里。不能因为咬一口发现有一块香菇就说这个包子是香菇馅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玉皇大帝应是道教的主神,他手下有四大天王,但是四大天王原本并不是道家的神仙,而是佛教里四天王天的守护神。到了中国后,在老百姓这里,他们既是佛教神,也是道教神,其实是变成了民俗神。从宋代开始,佛教或者其他外来神一直在本土化,咱们的老百姓一直在把这些外面来的神和信仰变成咱们自己的东西,加入咱们自己的体系中来,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停止。
《西游记》是一个累积型的混合体,它里面有许多朝代的元素,有的东西是元朝人加上的,有的是宋朝人加上的,有的是明朝人加上的。我们看《西游记》,不应该把它当一张平面照片,而应该用立体的眼光去看,才会更加充分地理解这本书,同时也会更加充分地理解咱们中国的文化。
(《北京青年报》11.19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