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若问人们最愿意从事什么职业,大多数人回答想做厨师,因为厨房师傅可以吃饱饭。那个年代时兴的好职业:“白衣战士红旗飘,四个轮子一把刀。”
因为粮食配给有限,人们到亲戚家做客要自带粮票,下馆子吃饭也要粮票,购买副食品也要粮票。农民工进城做事必须自带粮食,若不带粮食,则要到黑市兑换粮票,才能在食堂买饭。餐馆里的米饭卖两角钱一斤,没有粮票则加收两角钱。粮店里的早稻米每斤卖一角四分二厘,黑市上的粮票每斤卖两角钱,可见粮票比粮食还重要。
因为物资短缺,某些地方有习俗,正月间饭桌上的那条鱼只许看不许吃。从初一摆到十五,喻意年年有余,图个吉利。我同学的邻居,每年正月间摆出一陀两斤多重的大块冰糖待客,冰糖体积庞大,客人不好意思砸碎吃。春节过后,主人立即将冰糖贮藏于石灰罐中,年长月久,冰糖已呈紫红色,据说那块冰糖已经摆放了十五个春节。
那个年代的家庭都会做腌菜和酸坛子菜,若想了解某个家庭日子过得是否殷实,只需看那家的腌菜和酸坛子菜做得怎么样。当小菜价格最便宜时,主妇就会买回几大筐萝卜青菜,将萝卜洗净晾干水分,以盐腌渍后再与剁辣椒相拌,装入坛罐中密封,数天后开坛取出来,凉吃炒吃随便,香甜脆辣,老少皆宜。
每所学校门口都有卖酸萝卜或爆米花的老太婆,坐张小板凳,面前摆几个坛坛罐罐,玻璃瓶中浸泡着芒果、生姜、黄瓜,见来了学生便赶紧起身招呼,酸萝卜一分钱一条,爆米花一分钱一竹筒。还有一种用橘子皮制作的“老鼠屎”,七分钱一小袋。老太婆很慈祥,学生没有现金,粮票也可以,甚至牙膏皮、旧塑料、烂玻璃、旧书废报纸都可以拿来兑换,生意做得相当活泛。
那时候一条街区才有一个代销店,代销店里货物品种很少,只卖些食盐、酱醋、黄草纸、麻花根、兰花豆、炒米糕、水果糖、猫耳朵、发饼、香烟和散装白酒。那时很少有袋装和罐装食品,散装点心用纸包,酱菜用荷叶包,包完以后再用细草绳捆扎,瓶装酒也用绳子捆扎,因此商业部门的学徒第一件事就是学捆扎打包。
那年夏天,代销店从外地运来一汽车西瓜,闻讯跑去抢购的群众人山人海,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我母亲拼命挤进人群,喉咙喊得嘶哑,满身黑汗水流,好容易才买到两个西瓜,一手搂住一个瓜,又拼命左冲右突挤出来,衣服前排的扣子全部被扯掉了。
还有一次,代销店运来了一车新鲜荔枝,数百人伸长脖子踮起脚排队,每个人只许买一斤。我那时还从来没有吃过新鲜荔枝,父母不在家,我身上又没钱,看别人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
后来听邻居彭叔叔讲他在广东当兵时,那里的荔枝和龙眼吃不完,村村户户都有,满山遍地都是,那果子实在太多了,挂在树上都没人采摘,掉到地下做肥料了。我们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也讲新疆的葡萄和哈密瓜堆积如山,吐鲁番有条葡萄沟……所以我从小对广东和新疆的印象特别深,因为那里有吃不完的水果,而且不用花多少钱。
(《大杂院往事》岳麓书社 增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