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避暑

    《 文摘报 》( 2016年11月15日   05 版)

        ■老舍

        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到夏天若不避暑,是件丢人的事。于是避暑差不多成为离家几天的意思,暑避了与否倒不在话下。城里的人海边去,乡下人到城里来;城里若是热,乡下人干吗来?若是不热,城里人为何不老老实实的在家里歇着?这就难说了。再看海边吧,各样杂耍,似赶集开庙一般,男女老幼,闹闹吵吵,比在家还累得慌。原来暑本无须避,而面子不能不圆;夏天总得走这么几日,要不然就受不了亲友的盘问。

        到中国作事的西人,自然更不能忘了这一套。在北戴河,有三家凑赁一所小房的,住上两天,大家的享受正如圈里的羊。自然也有阔气的,真是去避暑;可是这样的人大概在哪里也不见得感到热,有钱呀。这总而言之,都有点装着玩。外国人装蒜,中国人要是不学,便算不了摩登。于是自从皇上被免职以后,中国人也讲究避暑。北平的西山,青岛,和其他的地方,都和洋钱有同样的响声。

        所以我的避暑法便很简单——家里蹲。第一不去坐火车;为避暑而先坐二十四小时的特别热车,以便到目的地去治上吐下泻,我就不那么傻。第二,不扶老携幼去玩玄:比如上山,带着四个小孩,说不定会有三个半滚了坡的。山上的空气确是新鲜,可是下得山来,孩子都成了瘸子,也与教育宗旨不甚相合。即使没有摔坏,反正还不吓一身汗?这身汗哪里出不了,单上山去出?第三不用搬家。你说,一家大小都去避暑得带多少东西?即使出发的时候力求简单,到了地方可就明白过来。啊,没给小二带乳瓶来!买去吧,哼,该买的东西多了!三叔的固之膏忘不了,此处没有卖的,而不贴三叔就泻肚;得发快信托朋友给寄!及至东西都慢慢买全,也该回家了,往回运吧,有什么可说的!

        一个人去自然简单些,可是你留神吧,你的暑气还没落下去,家里的电报来了——急速回家!赶回来吧,原来没事,只是尊夫人不放心你!本来吗,一个人在海岸上溜,尊夫人能放心吗?她又不是没看过美人鱼的照片。

        大家去,独自去,都不好;最好是不去,一动不如一静,心静自然凉。况且一切应用的东西都在手底下:凉席,竹枕,蒲扇,烟卷,万应锭,小二的乳瓶……要什么伸手即得,这就是个乐子。渴了绿豆渴,饿了有烧饼,闷了念书或作两句诗。早早的起来,晚晚的睡,到了晌午再补上一大觉;光脚没人管,赤背也不违警章,唱几口随便,喝两盅也行。有风便阴凉下坐着,没风则勤扇着,暑也避了。

        这种避暑有两点不舒服:(一)没把钱花了;(二)怕人问你。都有办法:买点暑药送苦人,或是赈灾,即使不是有心积德,到底钱是不必非花在青岛不可的。至于怕有人问,你可以不见客,等秋来的时候,他们问你,很可以这样说:“老没见,上莫干山住了三个多月。”如能把孩子们嘱咐好了,或者不至漏了底。

        (《济南的冬天》天津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