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工作行为之间存在联系,不同的“依恋风格”会影响员工对他们上司的反应。团队主要负责人认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特别是当婴儿哭喊求助的时候,父母的表现可能对孩子处理人际关系产生长远影响。
和父母的互动,婴儿会学习到:当他们感到被遗弃或受到威胁时,是否可以指望父母来营救?抑或需要升级到高水平的痛苦,才能获得关注?如果婴儿感觉到父母根本不能被依靠,他们就停止呼吁帮助。
如果父母“可靠”,孩子长大后便会将身边的人视为潜在的支持来源,从而形成“安心型”依恋风格。但那些在婴儿时期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通常都不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支持来源。根据他们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方式,所形成的依恋风格通常被归类为“焦虑型”或“回避型”。
“焦虑型”依恋风格人群虽然很想“被爱”,却认为最重要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会返还他们同等的感情,他们因此感到不安。每当在职场中遇到问题,他们会反应过度,认为自己受到威胁,易表现出内疚和极端的情绪。
“逃避型”依恋风格人群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不想去爱你,你也不需要爱我,让我独自一人吧。因此,家人或朋友很难发现这类人在“破碎人际关系”背后的难过心理。“逃避型”孩子的思维模式,长大后很可能会被转移到工作场所,尤其影响到他们与老板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表示,在职场中,老板的角色和父母类似。他们都是能支持、照顾、培养和训练员工的人,对于初来乍到的职场新人尤其如此。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就像另一种方式的亲子关系。上司可以提供早期的关注和支持,但一个成熟关系的标志是互相信任,即管理者可以信任他们的下属,让他们自主独立,下属办事无需寻求授权。
(《广州日报》10.22 黄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