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郭小凌(首都博物馆馆长)
演讲题目:《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汤因比》
演讲地点:文汇讲堂
汤因比是最后一位富有成果的、思辨的历史哲学家,他的《历史研究》是解读当下的一把钥匙。
汤因比注意的是每一个文明的源起到解体的纵向过程,他对文明的定义是完整的社会形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中的“文明”概念就是借鉴了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中,文明的产生既不是靠种族的优越,也不是靠地理环境的良好,而是人们面对环境的不断“挑战”而进行成功“应战”的结果。这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虽然中国也遇到多次或强烈或危险的挑战,但凭借成功的“应战”措施始终保持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汤因比以文明的概念讲述人类发展的模式,为时代“解释历史、预见未来”,同时他的大同社会理想、人类的情怀寄托以及对知识的浮士德式渴求体现在他所有的著作当中,分享如此的精神遗产或许也是当下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和思考汤因比的原因。
(《文汇报》10.24 袁琭璐)